![]() |
|
|||


天津北方網訊:2011年,坐擁良好區位優勢的天津市各中心城區,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樓宇經濟,一座座高樓變成了聚集財富的“億元樓”。
2011年,一樣的土地上有着不一樣的生活,本市各涉農區縣爭相實施“三區”聯動戰略,推進農村示範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和農村居住社區建設,改善民計民生,給縣區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活力。
天津,從市區到農村,從現代服務業到示範小城鎮建設,到處呈現出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
“億元樓”越來越多
走進位於賓水道的環渤海發展中心,記者感受到這裏金融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作爲一座以金融總部爲特色的商務樓宇,國家開發銀行、浦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經紛紛入駐。目前樓宇入駐率已經超過90%。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不僅是城市靚麗景觀,更是一個個“立起來的開發區”。
“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佔地少、產出多,消耗低、效益高,在‘多’與‘少’、‘高’與‘低’的背後,是本市以先進業態爲引領,以高新技術爲支撐,追求樓宇經濟內涵式發展的模式,爲整個城市的發展開拓更加廣闊的空間。1萬平方米商務樓宇的平均稅收貢獻率,相當於同城1平方公里的開發區。”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局局長尉永久說。
今年,本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以總部經濟、高端服務業爲主要經營業態的高端樓宇茁壯成長,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和機構入駐,集聚形成倍增效應,培育出一批“億元樓”。截至目前,全市各區縣正在運營和準備運營的商務樓宇近300座,入駐企業13157家。今年前三季度,納入稅務監管的279座樓宇實現稅收111.7億元,增長49.3%,初步估算,今年本市的“億元樓”將增至33座。
今年以來,本市不斷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服務業成爲帶動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前三季度,本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3500.50億元,增長14.6%,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3.72%。
“三區”聯動帶來好生活
“真沒想到,我老了也能過上城裏人一樣的生活,你看這裏的環境多美,能住上這樣的房子實在太幸福了!”在東麗區華明鎮,78歲的村民高大爺說。
本市各區縣爭相實施“三區”聯動戰略,推進“三化同步”發展,使農村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今年,本市已啓動四批共47個試點示範小城鎮建設,涉及一個新城、40個鎮、6個村、100萬農民。23萬農民遷入新居,完成農村宅基地復墾827公頃,累計創建文明生態村915個。
“一畝菜等於十畝糧,一畝花等於十畝菜,一畝菇等於十畝花。”這是連日來記者在津郊農民家採訪時,聽到農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在西青區大寺鎮的凱潤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化示範園,利用二代日光溫室栽蘑菇致富起來的農民孫建成興奮地告訴記者:“每天蘑菇像變戲法似的冒出來,得趕緊採收、裝箱,再按客戶訂單發貨,我們種植一畝香菇一年收入兩三萬元,相當於過去種糧食的幾十倍!”
今年本市實施設施農業“4412”工程全面完成,累計建成集中連片的種植業設施45萬畝,超額完成了原定計劃。此外,今年本市的現代畜牧養殖園區和優勢水產品養殖示範園區已分別達到100個和55個。農業園區化生產與傳統農業相比,農業產業園區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分別平均提高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