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天津市人力社保部門圍繞“調結構、惠民生、上水平”的工作要求,堅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爲主線,確立了收入、就業、社會保障、人才、勞動關係等五大政策目標,確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企業勞動報酬總額增長15%以上。
今年,本市將進一步健全完善職工羣衆收入正常增長機制,強化集體協商、政府督導、績效考覈的引導調控作用,確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企業勞動報酬總額繼續增長;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頒佈企業工資指導線,行業工資指導線試行範圍擴大到公共設施服務行業、批發零售業。全年新增就業4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80萬人,醫療保險參保980萬人;職工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分別達到330萬人、270萬人和240萬人。創建和諧企業1000家,覆蓋職工200萬人;加大勞動爭議案件調解力度,全年時限內結案率達到97%,調解和撤案率達到55%。
同時,本市將加大人才引進和引智成果轉化。爲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引進350名高層次人才,繼續實施市政府特聘專家制度,引進兩院院士、知名專家等國內外頂尖人才,在關鍵技術領域中選拔70名拔尖人才納入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在重點學科、重點領域、支柱產業中選拔100名天津市授銜專家,爭取10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引進高層次外國專家3000人次,選派2000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出國培訓,全年推廣引智成果100項。
深入推進百萬技能人才培訓計劃
技師高級技師培訓100%補貼
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本市將深入推進百萬技能人才培訓計劃,培養技能人才20萬人,技師、高級技師的培訓成本和鑑定費給予100%補貼。
在20萬技能人才培養目標中,培養高級工4萬人,技師1萬人。本市將健全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機制,發佈職業培訓成本及市場需求程度目錄,提高補貼標準,對取得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一律給予培訓成本和鑑定費100%的補貼。加快職業技能培訓包開發利用,今年開發40個,5年達到200個,覆蓋本市主要職業(工種),實現職業培訓標準化,確保培訓質量。實施高技能人才開發工程,建立2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師工作(流動)站和技能大師工作室。
今年再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繼續提高防暑降溫費中夜班津貼等
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本市將再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繼續提高防暑降溫費、中夜班津貼等工資、保險和福利待遇標準。
在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基礎上,市人力社保部門將組織力量對全市各類企業執行最低工資標準和工資支付情況專項執法檢查。頒佈全市企業工資指導線,行業工資指導線試行範圍擴大到公共設施服務業、批發零售業。進一步完善職工平均工資發佈及相關待遇掛鉤調整辦法,繼續提高防暑降溫費、中夜班津貼等工資、保險和福利待遇標準。完善低收入企業職工增資督導機制,組建市、區兩級督導小組,對收入低、增資慢的企業開展專項督導。明確加班加點工資計算基數和支付週期,防止出現故意壓低勞動者加班工資的現象,維護職工權益。
規模以上企業全部籤勞動合同
建立工會的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達85%
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本市將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力爭規模以上企業全部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工會的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達到85%。
今年,本市將深入開展勞動合同簽訂專項行動,重點推動建築業、製造業、餐飲服務業、家政服務業等行業和小微企業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落實勞務派遣管理辦法,開展勞務派遣組織專項清理整頓活動,做到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派遣員工、派遣協議“四備案”,派遣工工資、福利、保險與正式職工“三相同”,統一勞動合同文本和派遣協議文本,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大勞動爭議案件調解力度,全年時限內結案率達到97%,調解和撤案率達到55%。
爲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服務
濱海將引進200名國際頂尖大師
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本市將圍繞人才需求,爲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引進350名高層次人才,引進200名國際頂尖大師到濱海新區開展交流合作。
同時,本市還將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引智專項,重點爲“科技小巨人”引進高端緊缺專家,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破解人才瓶頸。加強引智成果的展示和推廣,發揮引智成果示範基地的引領作用,適時舉辦區域引智成果合作洽談會、農業引智成果應用對接會。
實施“萬名專家服務基層行動計劃”,組織300名專家到農村、中小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等智力諮詢服務活動,重點在高新技術企業、基層科研機構設立5個專家服務基地,形成專家服務長效機制。擴大博士後建站規模,在濱海新區和有條件的企業、高校新建10家博士後站,組建10個博士後創新團隊,實施人才智力與重大項目單位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對接,使科研成果更好地爲企業創新創造服務。
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向人員全覆蓋延伸
促進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
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本市將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制度由政策全覆蓋向人員全覆蓋延伸,將制定促進農民工和未參保高齡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辦法。
今年,本市將重點針對第三產業、私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新增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人羣,加強擴面徵繳,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制定促進農民工和未參保高齡人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辦法;落實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繳費和待遇支付工作,把好事辦好;制定參保人員遺屬待遇和病殘津貼相關配套政策,搭建“老、遺、殘”一體化的養老保險制度體系。(記者蔣娟實習生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