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段兆奎,男,1962年9月出生,漢族,籍貫天津市薊縣,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天津市薊縣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微創外科、肝膽外科主任,外科主任醫師。
作爲外科學科帶頭人、薊縣人民醫院微創外科創始人,他完成了七項科研課題,其中五項爲國內領先;他身爲中華外科學會天津分會會員,中華消化內鏡天津分會委員。天津市中西醫結合青年協會委員;2007年至2011年的局級優秀醫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中國移動杯薊縣衛生系統“羣衆滿意醫生”。2009年縣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10年縣級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天津市衛生行業第一屆人民滿意“好醫生”;2011年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天津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從醫近30年,他熱愛自已的事業,不斷向醫療領域的高精尖技術邁進,憑着孜孜不倦的學習和過硬的業務技術,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天職。
一、鑽研技術、精益求精
他常說:醫生的職責是讓病人從醫療中受益,要履行好這一責任,就必須拼上自己的全部。他在鑽研業務方面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在薊縣人民醫院一提起微創外科,首先就會想到他。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微創治療作爲一種新型醫學手段和醫療理念在國內外都是新鮮事物,不要說病人,就是了解和知道它的醫生也很少。段兆奎同志作爲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隨時追蹤、瞭解和掌握國內外最新醫學動態,他認爲“外科微創化”是外科治療的發展方向,也是外科學者追求的境界。爲此他立志一定要成爲一名優秀的微創外科醫生。經院領導批准,帶着使命,他走上了艱難的征程,他曾到天津南開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腫瘤醫院進修,2002年又在北京301醫院從師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著名肝膽外科專家黃志強教授門下學習微創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他積累了豐富的微創治療經驗,成功實施了膽囊切除、肝囊腫開窗引流、肝血管瘤切除、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膽總管探查、後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物切除術等微創外科手術3000餘例,目前又實施開展了單孔腹腔鏡微創技術及十二指腸鏡的診斷與治療,填補了本地區技術空白,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得到同行的認同。
醫學是一門需要博學的人道職業,醫學的複雜與多變,是常人難以用思維去想象的,段兆奎同志深知,作爲一名外科醫生,有一顆濟世蒼生的心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有過硬的本領爲大衆服務。近年來,他潛心科研,他的“T”型管經胃引流術在胰腺瀦留性囊腫治療中的應用、腹腔引流穿刺針的研究報告、不切斷腹直肌肋緣下斜切口在臨牀中的應用、經肝放置膽道支架引流管在治療Ⅱ、Ⅲ型Mirizzi綜合症中的應用、基礎加局麻下腋下小切口行乳腺多發良性腫瘤切除術六項課題均獲市級科研成果、國內先進。他在膽總管切開取石T型管引流術、膽腸內引流術、肝癌肝葉(段)切除術、胰體尾切除術、胰頭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方面魂或滿意療效。在採用膽腸吻合內引流術解決梗阻,同時術中癌腫內植入放射性粒子行內放射治療,術後配合化療、支持治療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均大大提高,平均提高1.5年以上。隨着肝葉切除,半肝切除等手術技術操作的日益成熟及綜合治療方法的應用,在肝癌治療方面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
在工作上他追求一絲不苟,醫術上追求精益求精。外科急診多,手術時間長,工作勞累,這是醫學界共知的事情,他時常在門診,病房,手術室三點一線上連軸轉,遇到急診手術經常通宵達旦,第二天照常上班,不管工作日還是休息日,他都親自到病房查看術後病人,數十年如一日,他用自己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贏得了廣大患者的尊敬和愛戴,同時也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信任和讚揚。
二、言傳身教,甘爲人梯
一個科室是否能夠不斷髮展,關鍵要看“領頭雁”。段兆奎同志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同時也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作爲外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段兆奎同志非常注重醫學後備人才的培養,注重團隊精神和集體的力量。“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纔不會枯竭。”他經常說:“一名優秀醫生的價值在集體中才能得到最大的體現。”正是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他更加註重集體技術水平的提高,鼓勵科室人員不斷鑽研技術,不斷創新技術。爲了使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他精心擬定人才培養計劃。對於剛畢業新分配的年輕人,他從專業理論到臨牀實踐、手術操作、甚至外語論文在某個時期內達到什麼水平都分別制定了目標,設專人教帶並親自指導。他傳技術不保守,傳經驗不留餘地。每當遇到高難度手術時,他要讓助手們製作典型的病例卡片、幻燈片,爲臨牀教學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同時他還積極選派中、青年的技術骨幹到省、市、國家及大醫院進修深造,增長才幹,他要讓身邊的同行身懷絕技,專有所長。在段兆奎同志的帶領下,一羣富有朝氣、思維敏捷、敢於創新、不斷進取的中青年骨幹醫師走上了臺前。幾年來,他所領導的肝膽外科獲得多項市級科研成果和市、縣級患者滿意科室、青年文明號等殊榮。
三、淡泊名利,醫德高尚
作爲一名醫生,病人和同事們都能深深地體會到段兆奎同志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絕不僅僅是因爲他淵博的學識和精湛的醫術,還有他那高尚的醫德和對病人無私的愛。
每年經他的手救治的患者不盡其數,患者治癒後,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但他一貫嚴於律己,從不接受病人的吃請、“紅包”和禮物,他常說:“治病救人,本來就是醫生的天職。一個人生病本來就夠痛苦的,還要增加他們的負擔,這是褻瀆白衣使者的稱號,一個真正的醫生是不允許這樣做的。”不僅如此,他還儘可能的爲病人節省費用,儘量用便宜、有效的辦法治療。面對每一個病人,他都用最好的服務,用愛去撫平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創傷,盡其所能,盡一個醫生的職責。
正所謂“德高爲師,身正爲範”,他以自身的行爲和風範影響並感動着身邊的人。在他的影響下,微創外科、肝膽外科全體人員都嚴格規範自己的行爲,從不吃請受禮,不拿藥品回扣。在人民羣衆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人命之重,貴於千金。爲醫之法,不得炫耀聲名,自矜已德,偶然之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之天下無雙,此醫之膏盲也。”段兆奎同志追求着這種崇高的爲醫之道,並以此自律。他始終把"以高尚醫德立身,以高超醫術濟世"作爲自己的行爲準則。
作爲醫生,他愛崗敬業,視病人如親人,不爲名所動,不爲利所累,傾其所能,爲人民服務,是一位真正的醫生。作爲黨員,始終保持着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是一位贏得人們尊重的好黨員,他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一名共產黨員光榮而神聖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