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大港油田總醫院“好醫生、好護士”評選推薦
---王藝超醫生事蹟材料
王藝超,男,1964年12月出生,1988年參加工作,本科文化,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職稱,現任海濱街幸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大港油田總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2008年、2009年被評爲大港油田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2010年被授予大港油田公司標兵榮譽稱號,2010年榮獲天津市“好醫生”稱號。
1988年8月,躊躅滿志的他走出校門,在縣醫院當了一名住院醫師,那時候醫院已經步入了市場,醫生的收入是與業務量掛鉤的,許多醫生不顧實際情況,讓患者去做沒有必要的檢查,最初他也是這麼做的,直到有一天,一位憨厚的中年農民走進了他的診室,經過初步檢查,考慮是肺部感染,正要開檢驗申請單讓患者去拍片、化驗時,卻被患者怯怯的阻止了:“醫生,要是錢多的話我就不治了,去年孩子他娘得了胃癌,治了一年還是走了,欠的債十年也還不清。”那滄桑的眼神含着淚花,深深映入了他的腦海,從此他立下了憑良心開藥的行醫準則。二十年來,雖然從農村來到了油田,雖然也接觸過富有、貧窮各類患者,但是他初衷不改,不該用的藥不用,不該查的項目不查,憑着技術和良心行醫用藥。
“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一顆真誠的心全心全意爲居民服務”從醫二十多年來,他就是向着這個目標,辛勤地工作着,無私地奉獻着。
前不久,一位獨自前來就診的老齡患者在進入醫院門診大廳後突然神智不清、呼吸急促,面對這樣一個既無家屬和親朋在旁,又未交一分錢入院費的病人,爲使其及早得到明確診斷,他當機立斷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同醫護人員一道親自擡着病人去搶救室,在積極組織搶救的同時還忙着幫助病人尋找親人。就是這樣,爲了病人,他什麼事情都會主動去做。
爲了病人,他難以顧及家庭。2009年兒子參加高考,他無法陪同孩子一同趕赴考場;2009年年底他愛人在北京301醫院做手術,想到第二天上午是他的門診日,許多病人是遠道慕名而來,有的甚至是趕了十多里路來找他看病的,因此在愛人度過手術危險期後於凌晨趕回了醫院。對於雙方的父母他更是無暇顧及,他岳母摔倒造成股骨頸骨折需要住院手術治療,愛人非常希望他能夠陪伴在牀前一同盡孝,但是想到急需他幫助的患者,需要他主持的工作,等待他協調解決的問題,他只能懷着愧疚的心情離開了。
在擔任幸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期間,他注重人才培養,不斷引進先進診療技術,短短几年內使中心中醫理療技術領先於油田同級醫院。在對年輕醫生手把手傳幫帶的同時,不忘關心他們的身體、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將科室各級醫生的工作與休息妥善安排。2009年5月油田小面積爆發甲型H1N1流感,總醫院成立了發熱鑑別門診,需要下屬社區服務中心抽調一名臨牀大夫參加值班,作爲主任他不在抽調人員之列,但考慮到單位的女同志多而且都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他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值班並一直堅守到發熱門診解除。正是這樣的無私奉獻,造就了一個團結和諧、積極向上、專業實力強大的團隊,爲社區服務中心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多次被總醫院和油田公司評爲先進科室和基層建設標兵單位。
出於對醫學專業的無比熱愛和不懈追求,在22年的從醫生涯中,他從未放鬆過學習,始終把提高診療技術作爲人生的最大樂趣。自1998年開始,他便走上了領導崗位,當過主任,也當過書記,繁雜的事務性管理工作,沒有影響到他對中醫事業的熱愛,無論在哪家醫院,無論在什麼崗位,他始終堅持出門診,他抓住一切機會,通過會診、網上交流、反覆查閱資料、總結成功案例,使自己的診療技術穩步提高,贏得了患者的交口稱讚。如今他已在有關醫學刊物上發表了《膽心綜合徵二例誤診分析》、《通補兼施治療冠心病和心絞痛等23例》等論文。近年來還舉行了系列《中醫養生》學術講座10餘次。
記得曾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因夜間不間斷咳嗽一年餘,在多家醫院治療無效後,慕名來找他看病,在吃了幾付藥後症狀有所緩解,但病情依舊,老人便產生了急躁和焦慮的情緒,有了放棄治療的念頭,但是他沒有放棄,在多方查找相關資料後,結合自己多年的臨牀經驗,對老人採用了藥物治療加心裏疏導的方法,終於使老人擺脫了疾病折磨的痛苦。就是這樣,他堅守着“用技術行醫,用效果說話”的行醫準則贏得了病人的敬重和廣泛的讚譽。
有付出就有收穫。今年,幸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順利開診,形成了覆蓋周邊居民區的中醫藥服務體系,爲緩解居民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爲中醫學科帶頭人的王藝超深感自己肩負責任的重大也在不斷反思:如何發揮優勢,彌補不足,成爲名副其實的學科領域帶頭人,成爲新課程改革的引領人,成爲教育創新與教學方法改革的帶頭人,不斷地從各方面提高自己,更好地在各方面協助引領,使自己無愧於“學科帶頭人”的光榮稱號!
二十四年的行醫風雨路,他走得艱辛而又沉穩,平凡而又實在,然而這樣的風雨路,他卻走得甘心情願,他要把今天的工作成績當作明天工作的起點,把它作爲人生的一個驛站,心路的一條起跑線,事業的一個加油點,積蓄力量,充實行裝,一如既往,奮力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