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喬樹芳,男,48歲,中共黨員,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皮膚二科行政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天津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中西醫結合皮膚病的診療30餘年。曾獲院級、局級優秀共產黨員;院級優秀管理者;局級先進工作者、先進職工代表;天津市新長征突擊手;衛生部及國家中管局先進個人;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工作積極分子;2004、2012年獲天津市十五立功先進個人等光榮稱號。2004年其主持的科研課題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對患者要“善待”
“患者是生理和心裏雙重受到傷害的人,無論是領導,還是黎民百姓,儘管職位不同,但疾病的二重性是一致的,作爲醫生首先應該做的是善待。”這是他多年的執業態度。接診每一位患者,他都一視同仁,面帶微笑,態度親切和藹。用心去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對患者提供的有價值的資料進行認真分析,將病因、發病機理,用最通俗的語言告訴患者,再提供患者能懂的治療方案及生活上的護理,這就是他給患者看病的全過程,這個診療過程以善字爲基石,從一名醫生的角度對善字進行了最好的詮釋。俗話講上善若水,儘管很平淡、很一般,但在患者心裏產生了一種安全感和依賴感,醫患互動,心裏和生理同步治療,使衆多患者從心裏和生理疾病的雙重困擾中解脫了出來。每次出專家門診,他都是準時開診,最後一個結束,經常是吃不上午飯,但當他看到患者滿意的笑容時,總是樂在其中。
對自身求“進取”
善待患者是作爲一個醫生的基本素質,但僅有這一點還不行,因爲他只能解決心靈上的痛苦,而導致心靈上痛苦的根本是生理上的疾病,因此深刻認識疾病,不斷更新醫學知識也是相當重要的。爲此,他除每天涉獵最新的醫學文獻外,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學術會議,將最新科學成果,應用到臨牀實踐中,每年完成1篇綜述文章,使自己的學術思想在皮膚性病領域不落伍。正是他的不斷進取,不懈追求,使很多疑難性皮膚病經過治療得到有效控制及痊癒,爲飽受皮膚病折磨的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常說:“醫療工作就是競技場,每個醫生都是運動員,不進則退,因爲庸醫會耽誤病情,草菅人命,因此生命不息,進取不止。”
進取包括對知識的更新,也包括對知識的探索。他在色素學科領域繼承邊天羽的學術思想,完成了“疏肝沖劑對黑素細胞內黑素含量及酪氨酸酶的影響”科研課題,榮獲天津市級科學技術成果,2004年榮獲天津市局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同年又獲得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該課題採用現代科學手段對傳統中醫血瘀證進行了研究,參與了萆解柴胡顆粒劑治療NGU臨牀及免疫調控研究,該課題2007年1月16日獲天津,去年又根據白癜風氧化應激的藥理,立相應的局級課題1項。幾年來共撰寫發表論文79篇,參編著作8部。
對同事講“包容”
他始終認爲作爲一個臨牀大科的科主任,肩負着管理的重任,應有寬闊的胸懷,容納百川,這樣在醫療上才能打造一個團隊。在醫療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必須有團隊意識,工作中靠大家互相補臺,工作才能做好。他從專業上言傳身教,在科內經常舉辦學術活動,讓病房的所有醫生,對遇到的每一個疑難患者,都進行病歷討論。主治醫生做爲主旨發言,同時檢索國內外文獻作爲一次學術交流。在疑難病例討論中,他還率先在全院第一個組織了與ICU跨學科的疑難病例討論,大家獲益匪淺。他還利用天津皮膚性病學會副主任經常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的優勢,將最新的成果講給科內人員,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他以自己包容的心態,無私的胸懷,重建了和諧的科室。門診量、診療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患者的表揚信、錦旗絡繹不絕。目前皮膚二科已成爲醫院重點支柱科室。
對學生重“育人”
年輕人是未來,是希望。我院承擔着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和中醫學院及本院外地進修生的教學任務。在教學工作中他倡導八個字“傳道解惑,教書育人”,採用比喻、類比、形象、邏輯、啓發等多種方式教學,深入淺出,深得學生的喜愛。知識是無價之寶。每一次授課他都融入了大量的心血,精心備課,購買、翻閱了大量書籍,查找數據,使學生們能全面很好地掌握。社會需要品德高尚的人,需要有能力的人,醫科大學根據學生們的反映和要求,邀請他擔任長期教學老師。他不負衆望,在醫科大學和中醫學院兩個學期的皮膚性病教學中,得到了學院領導和廣大學員的認可,被評爲教學醫院優秀教師。
醫生是個崇高的職業,古有“上以君親之疾,下以療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說明其責任重大。我們願每一名醫務工作者都能象喬主任一樣,“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施惠廣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