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患兒生命的守護者
——天津市兒童醫院趙津生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趙津生,男,61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天津市兒童醫院內科支部書記、急救內科行政主任、主任醫師。2008年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獲天津市“十佳醫務工作者”,曾多次被授予“十五”立功先進個人及“優秀援疆幹部”稱號。
趙津生同志,多年來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身兼內科支部書記和急救病房主任,他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清晨七點半即出現在病房,下午六點鐘還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面對不斷攀升的工作量和紛涌而至的就診患者,他連續放棄多個休息日堅持在病房巡視、查房。數不清多少個深夜被電話鈴聲吵醒,緊急搶救病人直至天亮,作爲資深急救專家,他經常風餐露宿地到各醫院會診疑難病例,在疲憊身心背後,趙津生同志均圓滿地完成了任務,贏得了廣泛讚譽。
1991-1993年援助剛果期間,他身染瘧疾,直至今日他依然受此頑疾折磨。不僅如此,當地自然條件惡劣,隨時會受到毒蛇猛獸的襲擊,他克服困難忘我工作,救治剛果兒童兩千餘人,受到當地政府及我國大使館的稱讚和表彰。
2001年,趙津生主任來到了新疆喀什人民醫院,指導當地醫生開展醫療工作。每日在完成日常門診、病房查房工作之餘,還要承擔當地下級醫院會診工作,處理疑難雜症;與此同時他還義務承擔起當地邊防部隊患病子女診治的工作,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的趙主任,經常是吃着晚飯就睡着了。在診療過程中,他發現很多病種在當地雖爲多發病,但由於當地醫療水平侷限,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趙主任憑藉多年的臨牀經驗,制定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常規,將二十餘種常見病的診治從書本搬到臨牀,提高了當地醫生的業務水平,挽救了孩子的生命。支疆期間,由於牧民居住分散,他累計行程2萬公里爲當地患兒進行診療,受到牧民的交口稱讚。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震驚了全國,也牽掛着每一個兒科醫生的心。作爲內科行政領導,趙津生同志積極協調各科室工作,抽調醫生成立了結石門診,爲每一位家屬耐心細緻地做好解釋工作,確保重症患兒及時住院得到治療,使患兒就診高峯期平穩度過。他日夜忙碌於患兒中間,帶領全科人員,圓滿地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
2009年入冬後,甲型H1N1突襲我市,全市部分中小學紛紛停課,兒科就診患者突增。趙津生主任作爲天津市首席兒科專家、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專家組成員,連續放棄多個休息日,每天工作20小時。爲讓郊縣的患兒也能得到及時的救治,他每天驅車數小時,奔襲百餘公里,往返於各郊縣醫院之間。不僅如此,他還積極總結治療經驗,首次提出了達菲—病毒合劑序貫治療方案,在全國創造了無H1N1危重症轉歸的奇蹟,受到市委領導的通報表揚。記得一個週末的下午,在接到轉天要到天津市衛生局參加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討論的工作任務後,他連夜總結兒童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病例特點,製作彙報課件,第二天剛剛做完彙報的趙主任沒顧喝上一口水,又一路奔波到郊區某醫院爲一名甲流重症患兒緊急會診。會診結束後,已經傍晚,本該回家休息的他返回兒童醫院。查看上午剛剛轉入醫院ICU的那位重症肺炎患兒的病情,當晚間21時,勞累一天的主任出現在ICU病房時,這裏正上演着一場生死爭奪戰,患兒病情危重,呼吸困難,命懸一線,趙主任當機立斷使用呼吸機支持氧和治療,在麻醉科、及ICU全體醫護的共同努力下,患者血氧上升到100%,病情相對穩定了。這時,他才發現已是次日凌晨4時了,第二天清晨,他又出現在工作崗位,開始了新一天的“流感戰鬥”,這就是趙津生主任的24小時,這就是一位60多歲老人的工作軌跡。
2010年春天,一場規模罕見的兒童“手足口病”成爲充斥各大媒體的熱點話題。兒童醫院作爲本市乃至華北地區兒科醫療衛生中心,這一疫情更是引起了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在完成每天繁重的工作後,研討手足口病的疫情進展就成了醫生們的必修課,請戰書像雪片一樣飛到醫院黨委。在醫院接到市衛生局關於立即組建兒童“手足口病”病房的指示後,趙津生主任不顧自己疲憊的身體,主動請纓承擔一線工作,在隔離病房中,他搶重擔、負重任,言傳身教地指導年輕醫師提高手足口病的鑑別診斷和醫療救治能力,對數百名患兒開展積極有效地治療,並搶救多名危重病例。在他的積極帶領下,醫生們不畏艱險、團結協作、忘我工作,使我市的疫情在短期內得到了有效控制,在關鍵時刻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愛國家、愛人民的高尚情操和一切爲人民健康服務的精神風貌,被廣大患者家屬稱爲“白衣天使”和“最可信賴的人”,爲我院以至整個天津市的醫療界贏得了榮譽。
爲了更好地建設好醫院的人才梯隊,趙津生同志在完成繁重的診療及管理工作之餘,還制定了一系列關於年輕醫生規範化培訓章程,由內科定期考覈,輪轉科室出科考試,各科室主任定期總結評估,組織低年資醫師參加晚間講課學習,並鼓勵醫生們繼續深造進修,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不斷充實自己。
在目前社會拜金主義盛行的形勢下,趙津生同志依然恪守職業道德,堅決拒絕商業賄賂,從不吃請受禮,不接受紅包。在旁人看來,以他的資歷和地位可以很快致富,但他執著於自己的信仰,堅守思想陣地,無私奉獻。很多人說他太傻了,他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選擇。從成爲醫生的那天起,我就選擇了奉獻,從入黨那天起,我就選擇了跟黨走、多爲別人奉獻的人生道路。所以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醫生、一名黨員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都是我應該做的事。
趙津生同志正是憑着一流的醫療技術和一心爲病人的高尚情操,一次又一次使危重病人轉危爲安,他就像是患兒生命的守護者,用辛勤和汗水爲患兒撐起一片不會塌掉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