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鄭剛,天津市第三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現爲中國高血壓聯盟理事、中國心力衰竭學會委員、中國心電信息學分會委員、天津市心臟學會理事、天津市心律學會委員、天津老年病學會委員、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誌編委、《中華臨牀醫師雜誌》(電子版)特邀審稿專家、《華夏醫學》雜誌副主編、《中國心血管》雜誌編委、《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誌編委。
自攻讀醫學學位起,他努力學習白求恩的高尚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實踐全心全意爲患者服務的宗旨,發揚“救死扶傷、忠於職守、愛崗敬業、開拓進取、精益求精、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行業作風,力爭使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醫生,一個好醫生。在患內科疾病的患者中,心內科所收治的患者是最危重急的。醫生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給患者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甚至會使患者失去生命。因此,作爲一名心內科醫生,他始終對患者保持絕對的責任感,細心檢查,耐心治療,把患者的病情當作動力與命令,做到隨叫隨到,從不借故推諉。一切從患者的需要出發,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狠抓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從醫三十多年來,從未被病人投訴過,也未發生任何醫療差錯,更沒有醫療事故。
自1999年擔任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東院大內科主任並於2000年擔任天津市第三醫院心內科主任以來,本着將心內科建設成爲一個和諧的科室的目標,他堅持民主化、科學化和正規化管理科室。在科室管理工作中一絲不苟,對同志一視同仁,集思廣益搞好科室工作。做到既謙虛謹慎,又嚴肅活潑。擔任科主任以來,科室內沒有出現一次醫療事故。科室經濟收入連續多年在2個百分位數的增長,持續多年年終考覈爲優秀。
在過去的12年中,帶領心內科全體人員不斷努力,多次創造經濟收入歷史新高、心臟介入手術檯數歷史新高,並創造了病房使用率建科以來最高的記錄。作爲科室負責人,狠抓行風建設,在管理心內科期間,科室內沒有收授一份紅包,更沒有接受一次患者的請客送禮,因此而收到錦旗和表揚信幾十件。
爲了更好更全面地開展工作,使心內科的整體治療水平與醫生單獨行醫的能力更進一步,堅持每週2次專家門診,每週組織和主持主任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和死亡病例討論,堅持每週2-3次的帶教查房,總計帶教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6名、住院醫師6名,每年診治住院患者1000餘例次。每年組織和指揮各項重大搶救100餘次,成功率在90%以上。近10年來填補了天津市第三醫院冠狀動脈造影術、肺動脈及下肢動脈造影術、冠狀動脈成形術、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冠狀動脈支架術藥物塗層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和雙腔起博器安置術和經撓動心臟介入技術等八項空白。
在業務學習方面,訂閱並堅持精讀《中華心血管病雜誌》、《中國循環雜誌》《中國心血管雜誌》、《中國動脈硬化雜誌》、《中國介入心臟病雜誌》、《臨牀心血管病雜誌》、《國外醫學內分泌分冊雜誌》和《中國醫學論壇報》。每期選讀《lancet》 、《J Am Coll Cardiol》、《N Engl J Med》和《Circulation》有關文章,每年記錄讀書卡850餘張,計15萬字,爲撰寫論文、綜述積累了資料。通過參加學術會議和訂閱醫學期刊,開闊了視野,瞭解本學科發展動態,掌握了先進的醫學科學知識,培養了嚴謹的學風。
在做好日常醫療工作的同時,還不斷致力於醫學科學研究,就臨牀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攻關、刻苦鑽研。先後獨立開展了多項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命題,有些已經完成,其中“《CTN-T對靜脈溶栓的再灌注效果的觀察》獲天津市自然基金獎。參加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牽頭的《第二項中國急性心肌梗塞臨牀治療研究(CCS-2)》和中國高血壓聯盟牽頭的《評價低分子肝素和代謝調節劑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臨牀研究(Create試驗)》研究。完成了天津市衛生局科研基金項目:《用中間指標驗證高血壓個體化治療對高血壓患者預後影響》。重視學術活動,把握學科前沿,積極參加天津市及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多次入選天津市和全國心血管學術會議主席團並參加會議主持,在美國ACC年會、亞洲高血壓年會上進行學術交流。
《女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療效臨牀對比研究》等31篇論文,以第一作者發表在中華系列雜誌。《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療再通者的評價》等29篇論文,以第一作者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目前已在國內各級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86篇,其中第一作者129篇,第二作者31篇。由於工作成績突出,獲天津市2005年度“五一勞動獎章和獎狀”和天津市第二屆職工職業道德建設百家班組。
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他也深切地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平凡,所取得的成績微不足道。新的醫院班子爲職工提供了發展的平臺,他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工作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以高尚的職業道德、精湛的醫療技術,更好的爲廣大的患者服務,做一名真正的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