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馮世海,男,51歲,中共黨員,主任醫師。現任燒傷科重症病房行政主任,中華醫學會全國燒傷外科醫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天津分會燒傷外科醫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天津分會整形外科醫學會委員,天津市醫學美容質量控制中心委員。
該同志從事燒傷整形外科專業29年,具有爲醫學事業的奉獻精神和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他自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帶領綜合燒傷病房醫護人員不斷進取,使所在科室在醫療服務事業中,不斷前進,超額完成醫、教、研各項任務,使科室多次獲得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一、 醫德高尚、服務患者
該同志熱愛黨,熱愛祖國,多年來十分注重政治思想修養和醫德醫風素質的提高。儘管燒傷科的工作緊張、繁忙,但他始終把政治思想和醫德醫風作爲頭等大事來抓,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行醫,用實際行動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嚴格規範醫務人員的行醫行爲,要求具備全心全意的高度責任心,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水平,真正讓病人感到放心,感到溫暖,感到滿意。他不論在平時看病查房還是討論病歷,都處處把對病人盡心盡責貫徹始終。爲了儘量爲患者減輕經濟負擔,在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的前提下,選擇費用較低的藥品、醫療材料。經過他治療的患者及家屬,常常懷着感激之心,送去禮品,但他都婉言謝絕,該同志還多次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爲貧困患者進行整形手術,多次爲貧困燒傷患者(兒)募捐,進行慰問並義務爲他們做複診及諮詢(《每日新報》已做報道)。帶領燒傷科室的黨小組成員隨訪慰問出院的病人,併爲其送醫送藥,獲衛生局最佳黨日活動三等獎。在2004年衛生局開展的創誠信科室、誠信個人活動中,率先表態,爭創誠信科室和個人。在衛生部對本市的行風檢查中,以優良的表現受到檢查團的好評以及市、局級領導的表彰和肯定,在擔任科主任10餘年以來,所在科室沒有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醫療糾紛。2005年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06年獲天津第四醫院院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0年被評爲天津第四醫院第一屆好醫生。
二、 狠抓業務提高服務質量開拓創新勇攀醫學高峯
作爲燒傷綜合病房學術帶頭人,他狠抓業務,全面提高醫療水平,盡一切可能讓患者滿意。不斷引進新技術,千方百計提高大面積燒傷後治癒率。參加全國一些省市的燒傷病人搶救、會診,在全市及華北地區燒傷臨牀治療上贏得了很好的聲譽,吸引了本市及華北幾省病人紛紛來我院治療。作爲燒傷重症病房的主任,他積極擴大燒傷收治病種,如燒傷合併複合傷(多發骨折、氣胸、顱腦損傷等)、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碾壓傷)等,以及需要用遊離皮瓣修復的燒傷創傷。在大面積燒傷的救治過程中,他身先士卒,與各級醫師同甘共苦,加班加點,從查房及危重病例討論,從緊急救治,氣管切開,抗休克補液,抗感染治療,合理應用抗生素,直到手術切痂和無休止的換藥,以至於後期整形功能重建,他始終站在一線。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積極挽救病人的生命,贏得了病人家屬的讚許和各級領導的信任,在燒傷整形科二級科室主任換屆選舉中以最高票當選。
三、堅持科、教、研,培養各型人才,甘爲人梯
近幾年來,他所撰寫的論文《掌背皮神經營養血管蒂島狀皮病修復手指深度燒傷》、《手部軟組織損傷島狀皮瓣修復治療體會》、《腕部高壓電燒傷早期皮病修復的治療》、《痂下注液腫脹止血法在深度燒傷創面手術中的應用》、《理化因素對成纖維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及研究》等分別發表在中華整形外科雜誌、河北醫藥、貴州醫藥及醫學綜述等雜誌;引進新技術《鄰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電燒傷指端損傷》、《帶血管蒂肩胛皮瓣轉移修復腋窩瘢痕攣縮畸形》、《痂下注液腫脹止血法再切削痂術中的應用》、《掌背皮神經營養血管島狀皮瓣修復手指深度燒傷》、《改良燒傷後瘢痕性小口畸形V—Y術式的應用》共6項填補市級空白;2006年《輻照生物敷料在燒傷創面的應用》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重度燒傷患者不同時期舌苔脫落細胞的臨牀研究》獲天津市科研成果獎;局級科研立題《碳酸酐酶測定在電燒傷診治中的臨牀意義》;正在參與進行的科研課題4 項;5年以來協助帶教碩士研究生12名。
帶領全科緊跟醫學發展前沿,積極應用血液淨化治療技術,爲患者的救治提供新的手段,引進微創血液動力學監測技術提高了對ARDS、感染性休克、嚴重膿毒症、燒傷多臟器功能不全及衰竭的治療救治成功率;堅持業務學習,輪流講課,使全科室的醫護人員在燒傷休克期手術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燒傷病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燒傷科細菌耐藥原因分析以及臨牀經驗、四肢深度燒傷應用各種皮瓣的修復等技術的提高受益匪淺,在科內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甘爲人梯,每次手術尤其是特殊病例的手術,他都帶領年輕醫師進行術前討論,作好準備工作,在手術檯上更是細心指導,大膽放手,使年輕醫師的專業理論和實踐醫療技術迅速提高。僅2010年一年來,全科在全國各種雜誌及國際、國內學術年會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中華燒傷外科雜誌、中華整形外科雜誌共4篇,完成科研課題2項,取得局級科研課題2項,取得市科技成果獎1項,引進新技術、填補市空白6項。該同志作爲優秀的學科帶頭人,爲燒傷學科的發展、爲醫院的科技進步、爲醫院取得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全科乃至全院職工的厚愛和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