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732項各級科研基金課題、301項科技成果、113項各級科技獎勵,4個市級研究所,連續兩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泌尿外科成爲“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衛生部重點臨牀專科,開展了全市第一例冠狀動脈造影並在本市率先開展冠脈支架介入治療。這一組組數字,見證着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老百姓習稱的“二附屬”,作爲本市1993年首批評審通過的綜合性三級甲等大學醫院,今年將迎來建院40週年。進入新世紀,特別是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醫大二院按照“立足河西、服務天津、面向北方、輻射全國”的發展定位,實施了“強學科、重人才、抓管理、上水平”的發展戰略,搶抓機遇、創新思路、深化改革,形成了“院有特色、科有優勢、人有專長”的可喜局面。
堅持科技興院促進學科發展
多年來,醫院主動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始終堅持“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泌尿外科作爲“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衛生部重點臨牀專科,心臟內科作爲天津市重點學科的龍頭帶動作用。泌尿外科致力於泌尿系統腫瘤、腎發育與腎疾病基礎應用研究,現已成爲天津市最大的泌尿外科疾病診療基地。心臟病學科致力於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等方面臨牀及應用研究,2008年被確定爲衛生部全國心律失常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冠心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依託設在院內的天津市感染性疾病研究所和天津市眼眶病學研究所,感染學科和眼科學科在醫院感染和抗感染化療及眼眶腫物手術治療等方面均達國內先進水平。
在4個研究所的帶動下,醫院多個學科發展迅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先進的診療水平在天津頗具影響。兒科最早在本市開設了哮喘專科門診,被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和兒科分會命名爲全國“健康呼吸中心”之一;普外科在複雜血管疾病腔內介入治療,以及甲狀腺癌根治、乳腺疾病治療方面已達國內先進水平;血液淨化中心已成爲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標準化、規範化血液透析治療中心;尿石症治療中心也成爲國內開展體外衝擊波碎石較早、治療病例數最多的單位。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和核心競爭力,醫院作爲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社會組織,人才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醫大二院在促進各學科發展的過程中始終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與使用,實施了一系列人才培養、引進、選拔、激勵、使用等政策措施。通過不斷加大引進人才力度,努力加強中青年優秀骨幹培養和選拔,構建了高層次、合理的人才梯隊,保證了醫院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管理效率並重服務患者爲先
“仁心仁術,濟世濟人”是醫大二院醫護人員始終如一的奮鬥目標。在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之際,醫大二院主動適應醫改需求,提出走精細化管理的發展道路,以管理提效率,以效率促發展。如今的醫大二院在全新的發展模式下,醫療服務優良,就診環境舒適,使患者們得到“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
近年來,醫院通過有效的途徑降低藥品佔總收入比例,提高牀位週轉率,縮短平均住院天數和均次費用,使患者的負擔得到了減輕,醫院效率得到了提升;逐步完善成本覈算體系,大力實施主診醫師負責制,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醫院門急診總量、病牀使用率、手術例數等各項指標大幅提高;加快了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多種形式的預約掛號,預約率逐步提高,爲患者提供了檢驗單自助打印系統、門診自助掛號系統等快捷方式,縮短病人等候時間;加強了流程管理,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簡化服務環節,提高服務滿意度;花園式醫院建設也初見成效,在滿足醫療需求的同時也給患者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啓動三期擴建謀劃更大發展
建院之初,醫大二院全院建築面積不足2萬平方米,之後雖幾經建設、改造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十一五”時期,依託天津市啓動的衛生資源結構調整工作,經過2003年一期改擴建及2005年二期改擴建,醫大二院建築面積達到近12萬平方米,牀位總數1000張。但隨着醫院綜合實力的增強,就診病人數量的增多,現有接診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病人的需要。
如今,醫院更大規模的三期工程建設已列入市政府“十二五”衛生資源調整規劃,工程完工後將使醫院總建築面積突破20萬平方米、病牀總數達到2000張。在大幅提升硬件水平的基礎上,全面構建由具有國內領先地位的學科帶頭人和國家級、市級頂尖人才組成的人才梯隊,帶動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的全面發展,培育和建設特色專業、特色項目。使醫院在衛生、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居於區域醫療中心的領先位置,使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和綜合實力得到更大提升,爲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本報記者徐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