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創精品:天津奧體中心、津灣廣場、梅江會展中心、迎賓館等項目,成爲天津建築的精品。出人才:擁有國家設計大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1人,天津市中青年授銜專家4人,正高級建築師、工程師57人,副高級建築師、工程師345人,初步構建起架構合理的人才梯隊。鑄輝煌:201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突破10億元,設計一線人均產值近80萬元,達到國內一流強院水平。60年不懈努力,天津市建築設計院邁向國內一流強院。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建築設計院成立於1952年,在本市城市建設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完成了具有上世紀90年代時代標誌性的“五大館”——天津體育館、平津戰役紀念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天津科技館和天津自然博物館的設計。該院設計的天津體育中心項目以其合理的平面佈局、新穎的建築造型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並榮獲國家金獎。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天津建院始終把“科技興院”戰略擺在首位,着力提高原創設計水平、技術創新能力、設計質量保障,提升了綜合技術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設計水平和技術實力顯著提升。先後完成了一大批技術含量較高、規模較大、有影響力的高端工程設計項目。5年來,共承擔了1250項建築工程任務,其中有2項工程獲國家獎,35項工程獲部級優秀工程設計獎,84項工程獲天津市優秀工程設計獎。哈爾濱第14中學榮獲第12屆中國優秀工程銀質獎。天津瑞景瑞秀花園住宅小區獲2010年全國人居經典方案競賽規劃金獎。天津人民醫院被評爲全國十大優秀醫療建築之冠。邯鄲市行政許可中心名列河北省十大優秀建築之首。山西康傑中學二期工程被譽爲山西省十大建築之一。天津廣電局數字電視大廈、中華劇院、文化中心、濱海新區國際會展中心、大悲院商業街、杭州水利博物館、瀋陽嘉裏、東亞運動會體育場館、剛果醫院等一大批體育、教育、醫療、商業、住宅建築遍佈國內外,成爲天津建院的知名品牌。
建院先後設計完成了270米高的渤海銀行和300米高的津灣廣場二期項目,在超高層建築領域邁上了新的臺階。同時,還設計完成了110米跨度的梅江會展中心項目和126米跨度的東亞自行車運動場館項目,實現了天津第一跨。在綠色建築領域,承攬了中新天津生態城前期80%的設計任務,設計完成了天津市首座綠色建築——生態城服務中心。建院設計完成的院科技檔案樓成爲天津市首座、全國第11棟星級掛牌綠色建築,生態城公屋展示中心成爲天津首座零碳建築,填補了北方寒冷地區零碳建築的空白。
建院還率先打破建築單體獨立配置能源的傳統,開展區域性能源規劃和能源站建設,先後完成了文化中心、于家堡金融區、響螺灣商務區的能源規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5年來,把打造專項設計品牌作爲重點,鼓勵各所走精細化、專業化設計道路。特別是醫療建築設計所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提升專業設計能力,先後在有國內外一流設計單位參與的十多項三甲大型醫院的設計競標中贏得設計權,提高了品牌聲譽,提升了建院在國內醫療建築設計領域的競爭力。參與完成了56項國家、地方標準規範的編制,承擔了13項科研課題,其中有13項科研成果獲國家技術專利,有44篇學術論文在國家級專業期刊上發表。建院先後榮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全國綠色建築創新大獎。
——人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5年來,初步建立了人才考覈評估管理體系及職務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機制。全面啓動了“152”人才建設工程,推行了“3+3”培訓制度。通過崗位、專業技術和境外培訓,共培訓職工9517人次,其中派往美國、德國培訓41人,一批高層次技術人才脫穎而出。到2010年底,全院擁有國家設計大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1人,天津市中青年授銜專家4人,市規劃局授銜專家9人,授銜專業技術帶頭人28人,正高級建築師、工程師57人,副高級建築師、工程師345人,獲得各類職業註冊資格人員320多人,初步構建起架構合理的人才梯隊。
——體制機制不斷創新。機電技術研發中心和結構技術研發中心的成立,整合了機電和結構技術優勢;科技發展基金的籌措爲科技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建華諮詢公司的組建,開闢了工程總承包的業務領域。同時,在濱海分院、廈門分院和建院聯合設計有限公司分別進行股份制試點改造;組建了16家聯合設計團隊;推行了土建所與機電所內部市場化機制;探索了以崗位技能、崗位責任爲重點的薪酬分配體系,一系列重大改革創新舉措,使建院的體制機制改革走在了全國同行業的前列,爲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建院的經營收入大幅提升,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目前,已初步構建起以建築設計爲主,技術諮詢、多種經營三業並舉的產業格局。2011年,全院營業總收入達到10.49億元,其中設計收入6.02億元,多種經營收入4.4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跨入全國業內先進行列。(記者張立平李玉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