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是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刊發50週年紀念日。昨天,本報記者對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進行專訪,聆聽他們學習雷鋒精神的感悟、踐行雷鋒精神的體會,以及在新時期弘揚雷鋒精神的建議。
發揚艱苦樸素優良作風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雷鋒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張伯禮代表準備了一份關於繼續發揚艱苦樸素作風的建議。
張伯禮說,隨着羣衆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部分人艱苦樸素的意識淡漠了,社會上更是出現奢侈浪費、貪圖享樂的現象。他建議,將艱苦樸素教育納入常規教育計劃,覆蓋學校、機關、企業等社會各界,將艱苦樸素作爲幹部考評選任的一項重要指標,完善集組織、社會、媒體於一體的監督機制,加強立法讓治理浪費行爲有法可依。
推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
張勉之委員是在津全國政協委員中唯一的“70後”,他對雷鋒精神有自己的認識。
張勉之說,學雷鋒不能僅僅理解爲雨中送傘、幫環衛工擦護欄這樣的好人好事。做好本職工作,利用自己的長項幫助別人,只要把爲人民服務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樣是雷鋒精神的體現。他還表示,雷鋒精神永不過時,學雷鋒也永不過時。政府、媒體和民衆應該一起推動學雷鋒的常態化和長期性,絕不能停留在每年3月。這樣才能形成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藝術工作者要擔負更多社會責任
在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著名歌唱家關牧村就呼籲全社會爲慈善事業獻愛心。這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如何履行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職責”是她關注的話題。
“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每一位藝術工作者都應該身體力行,持之以恆。”長期以來,關牧村以積極投身慰問演出、熱心公益活動,擔任中華慈善總會理事等實際行動詮釋着這句話的涵義。在她看來,“藝術工作者要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深入基層、貼近羣衆,爲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儘自己的力量”。
發揚雷鋒精神應建立相關制度
作爲高校教師,侯欣一委員一直致力於傳播弘揚雷鋒精神。他說,學習雷鋒,需要通過不斷的培養,讓人們在思想意識中形成自覺,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對雷鋒本人,不能隨便“拔高”,要讓人們認識到雷鋒作爲普通人的一面,這樣的榜樣更有說服力。
侯欣一認爲,發揚雷鋒精神應該有制度保障,讓不守誠信的人得不償失,讓真心做好事的人沒有後顧之憂。有了相關制度,人們遇到摔倒的老人就不會再糾結去不去扶,雷鋒精神的推廣也會更加順暢。
與他人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在一線技術崗位工作了30多年,我最願意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技術拿出來與身邊工友分享。”萬文雅代表說。
作爲一名全國勞模,本市廣播器材有限公司軍品事業部副段長萬文雅,多年來在基層崗位用自己的雙手勤勉勞動。她說,“國防科工事業對技術要求十分嚴苛,無論在操作、裝配還是調試過程中,任何人遇到難題,我都願意毫無保留地傳授。雷鋒精神始終激勵着我,在平凡的崗位上從自身做起,紮紮實實、勇於探索。其實,分享也是一種快樂。”本報北京專電本報“兩會”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