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信念不倒,青春不老
作者:狄青
看《尋路》,於我而言有着不同的意義。幾年前,我曾沿着修水、銅鼓、安源、永新、寧岡,也就是毛主席率秋收起義隊伍上井岡山的路走了一遭。親身感知到,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之路,不僅需要信念和勇氣,更需要何等的大智慧。《尋路》直面歷史,還原真實,對當年黨內矛盾和各種觀念碰撞不迴避、不掩飾,用事實告訴世人,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歷經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爲中國革命闖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是中國革命唯一正確和得以成功的勝利之路。
《尋路》還原的不光是少有影視劇表現的那一革命時間段的真實歷史,更有美好和閃光的人性。劇中許多畫面令人難忘。當看到年輕的賀子珍在波光粼粼的河邊將飯糰遞給同樣年輕的毛澤東,之後又把自己的一半分給毛澤東的時候,我被打動了。兩個年輕人的目光裏所盪漾的是比他們身旁的河水還要美好的感情。井岡山的翠竹,戰火中的青春、愛情在那樣的環境下顯得更加浪漫。《尋路》令我們記住的不僅是青年演員許鉑岑和羅憶楠飾演的那個年代裏青春洋溢的毛澤東與賀子珍,還有血雨腥風所抹不去的那一縷縷溫暖與溫馨。另外,《尋路》中對向忠發、顧順章等形象的塑造也十分成功,它告訴我們,變節者信仰的動搖往往都是從腐敗開始的。
《尋路》是一部爲了明天、站在今天、表現昨天的力作,是一部反映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激勵大家奮力前行的生動歷史教科書,在我看來,它還是一部高揚理想信念之帆,彰顯革命者青春不老精神的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