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由天津市策劃拍攝的大型史詩電視連續劇《尋路》17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圓滿收官。該劇播出後在社會各界引發強烈反響,掀起一股“尋路熱”,取得收視與口碑的雙贏。《尋路》成功播出後,專家學者也對該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徐忠志:寫真了歷史寫活了人物寫深了思想
“寫真了歷史,寫活了人物,寫深了思想,是《尋路》留給我的深刻印象。”《文藝報》總編室主任徐忠志說,“首先,對歷史的尊重和禮敬是《尋路》可貴的品質;此外,成功塑造一大批血肉豐滿的共產黨人的藝術形象是《尋路》的精彩之處;而寫深了思想則是《尋路》的重要貢獻。該劇角度新穎獨特,主題立意鮮明,劇情起伏跌宕,人物生動鮮活,拍攝製作精良,較好地實現了思想性、藝術性的統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和思想藝術價值。”徐忠志還指出,劇中導演和演員的二度創作也非常精彩,“儘管年輕演員居多,但對人物性格和心理把握得比較準確到位,加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和對白,爲該劇的藝術呈現增色不少。由於《尋路》主創堅持思想制勝、藝術創新、內容爲王,追求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相諧相依,所以該劇播出後受到業內專家好評、贏得全國觀衆喜愛就不難理解了。”

陳先義:藝術上的一次大膽創新冒險
很多觀衆表示,《尋路》不僅很好地表現了艱苦環境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更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黨內的種種矛盾衝突以及偉人領袖們寬大無私的氣度與胸襟。《解放軍報》文藝部原主任陳先義認爲,《尋路》第一次把黨內不同路線的交鋒和鬥爭作爲貫穿作品的主線,“這不僅是藝術上的一次大膽創新,而且標誌着一次突破禁區的藝術冒險……這是這部戲最爲打動人心的部分,也使《尋路》作爲一部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作品,有了別樣的風采。”他還指出,《尋路》不僅在表現內容上有突破,更在拍攝製作中大膽起用新人,給電視劇藝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尋路》 “不僅對我們重新認識中國革命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而且對迷惘中的中國電視劇藝術有着特別重要的啓示。”

彭程:強大精神感召力和審美魅力叩擊心靈
在《尋路》播出的一個月時間裏,觀衆的心情隨着劇中人物的命運沉浮跌宕,隨着大時代中的風雲際會起起伏伏,不僅深刻體會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中國革命真理的來之不易,更是在深入瞭解中國共產黨一段艱難求索的歲月後經歷了一次精神洗禮。《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彭程說:“《尋路》藝術地再現了一段交織着血與火、激情與信仰、奮鬥與犧牲、苦難與勝利的崢嶸歲月,以其所蘊涵的強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審美魅力,強烈地叩擊着電視熒屏前每一位觀衆的心靈。看尋路,會爲時時處處、充盈跳蕩於熒屏畫面中的革命者理想的激情、信念的力量而深深感動。它爲觀衆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和審美享受,洋溢着陽剛之氣、崇高之美,是一部氣勢恢弘、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的力作。”

夏潮:天津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好話題
近幾年,本市連續策劃推出《解放》《辛亥革命》《尋路》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先後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中國文聯副主席夏潮認爲:“作爲一個國家的電視臺,一個地方的國有電視臺,如何肩負和行使它的責任、它的擔當、它的使命,天津臺給我們樹了一個好的榜樣,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話題。”這些年,天津緊緊抓住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從時代發展要求出發,從黨的戰略目標出發,從民族前行的方向出發,從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出發,在電視熒屏上打造了一出出高揚民族精神的大劇。(記者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