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林書記來啦,管國老師正跟我們討論小區專欄設置,您也來提提意見。”開發區泰達街康翠社區黨總支書記林德菊一出現就被小區居民團團圍住。“林書記這些社區黨員幹部幾乎每天‘泡’在小區裏,有事找他們準沒錯。”青海園小區居民趙桂鳳豎起大拇指。
佔地0.6平方公里的康翠社區共有20個小區、4219戶居民、1.14萬人口。1個社區黨總支、4個黨支部、13個黨小組、1173名在冊黨員。林德菊說,在康翠哪裏有羣衆哪裏就有黨組織,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黨員的身影。
“就靠管國老師這位退休老黨員帶領業主委員會挨家挨戶講解政策、協調矛盾,去年小區和上家物業公司持續了3年的官司才順利協商解決。現在新物業公司入駐,管老師他們又收集居民意見,帶領我們建起了業主活動中心,請市政重鋪了小區門口損毀嚴重的路面,還啓動了小區監控系統的更換改造……”指着自己居住的小區,青海園居民王春暖特別高興。
“我們要用最直接、最真誠的方式去溫暖居民,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就在身邊,社區幹部就是親人。”林德菊說。
縱向,將離退休黨員、大學生黨員、駐區單位黨員都吸納進黨小組,加強基層黨建;橫向,讓黨員融入小區業主委員會以及社區專業委員會、服務中心、文化團體、調解站等,匯聚各方力量參與社區發展,建立起社區黨組織網格式覆蓋。林德菊說,目前康翠社區各居委會、20個業主委員會、9個專業委員會和社工站黨員平均佔比分別達到100%、60%、20%和62%。“黨員已成爲社區工作的一面旗幟,還帶動凝聚了社區各階層羣衆、駐區單位、周邊商戶,共建和諧社區。”
在金色陽光小區,居民楊昭仁拉着記者說:“以前小區供暖很不好,林書記這些黨員和業主委員會不懈地收集民意、講解政策,在政府部門支持下,小區192戶居民每戶自願出資2至3萬元,由業主委員會牽頭完成了小區供暖系統從設計、主幹道鋪設、暖氣片選購等整體更新換代。”林德菊透露,這一結果,小區內105名黨員功不可沒。
如今,以黨組織爲核心,康翠社區一片和諧。社區工作梳理出527項業務,居民辦理事項方便快速;社區小區內分成10個網格,居民遇事,黨員、社工、樓門長、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居民志願者都會隨時提供幫助;每月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黨組織、居委會、社工站還會舉行五方協調聯動會議;社區內還推出了爲老人上門免費剪髮“愛心小剪刀”、鄰里互助的“多帶一公斤”等活動……
今年上半年康翠社區共爲居民解決各類事項超過2000件。林德菊說:“社區裏有上萬人,如果把風氣樹立好,有了正能量,就會使社區和諧發展很多年。有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社區黨員幹部班子就更能凝成合力做實事、做好事,而居民也更能感受到黨和政府關心,對黨和政府更加信任。”(本報記者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