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1983年9月11日至今,“引灤入津”工程已經整整安全運行了30年,這就意味着1000多萬的天津市民,從甘甜灤河水中受益了30年。“引灤入津工程”已經成爲天津發展賴以生存的“生命線”。
天津本來是九河下梢的“水城”,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遭遇到連年乾旱,又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天津缺水,八十年代甚至達到“頂峯”。天津百姓喝的水,是又鹹又苦的水,那時百姓都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告別喝這種水的歷史;那時的城市發展也有一個夢想,就是解決極度缺水的窘境。
引灤入津,對當時的天津人民來說,對當時的城市發展來說,就是夢想。實現這個夢想,靠的是堅不可摧的信念,靠的是科學施工的實幹,靠的是上下一心攻堅克難的矢志奮鬥。
把歷史的鏡頭拉回到今天,我們會發現,引灤精神不僅不能認爲過時,而且必須發揚光大。或許,工程的技術水平在今天已不能說是先進,但正是在那樣技術條件下實現了偉大夢想的壯舉,才更加富有意義。
夢想在灤河水中流淌着。回溯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仍然令我們心潮澎湃。今天的時代背景已大不同了,一些人對於當年那種迎難而上的激情、爲實現夢想一往無前無懼犧牲的氣概,甚至生髮出不理解來。越是在精神追求已屬於稀有品、人們更看重“實際”的現狀下,越應該弘揚引灤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們追夢路上的不朽豐碑與強大動力。(東劍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