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目前渤龍湖地區的城市化和交通網絡還不夠成熟,我們要想辦法儘量補齊人才在過渡期間的短板。”昨日,出席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代表、濱海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倪祥玉表示,2014年將嘗試24小時呼叫體制,實現人才及其家庭、子女對公共配置的各種需求“有人照料”,在天津未來科技城營造方便舒適溫馨的“小環境”、“小氛圍”。
“最近一週我們去了6次北京,召開各種座談會,瞭解人才需求。以便尋找差距,爲吸引人才營造更好的環境。”倪祥玉指出,和北京相比,天津除相關配套設施、產業政策差距外,吸引人才的文化氛圍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同時還要想方設法讓人才沒有“異鄉”感,真正融入城市中。爲此,濱海高新區將充分體現出對人的尊重,爲人才打造小氛圍、小環境。
倪祥玉說:“2014年將在華苑科技園形成兩到三個產業社區的模範區。在天津未來科技城內,爲彌補交通網絡、城市化進程等不成熟的現狀,我們可能將成立企業創新服務總公司,還計劃建立24小時呼叫體制,儘量滿足人才對公共配置方面的需求,讓人才及其家庭、孩子都有人照料。在未來科技城形成成熟產業社區前,儘量減少大家的不滿。”
“天津未來科技城要做一個方便舒適、溫馨和諧的產業區,2014年是關鍵階段,現在我們正在進行定位招商。”倪祥玉還談到,將用3到5年時間,把渤龍湖地區變成國內和國際最高端的科技研發基地。天津未來科技城可能將在2015年成爲全國首個“封區”的產業園區,項目招商、准入都將採用“按圖索驥”、“精耕細作”的方式和理念。通過制定更加清晰的產業發展政策,對項目進行嚴格地產業評估。同時,華苑科技園也將以吸引“非霧霾產業”,以文化創意等服務業等輕資源佔有,基本不排放的“輕型”項目爲主。
據介紹,爲給天津未來科技城的人才全方位營造“小環境”,航天主題公園、3D影視展館、社區醫療中心、國際學校、藍領公寓等各類文化、生活、教育、醫療配套項目都將在2014年內陸續開工或建成。屆時,天津未來科技城將成爲一個舒適和諧的田園式產業社區。 (記者谷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