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什麼?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如果用“深入淺出”比喻萬企轉型升級,那離開了政府職能轉變的“深入”,就沒有企業轉型升級的“淺出”。創造良好營商環境,助推企業萬木叢生、大樹參天,這個過程就像“放水養魚”:挖塘、蓄水、清污、選種、放養……缺一不可、環環相扣,才能建成豐富活潑的“魚之樂”生態圈。從“深入淺出”到“放水養魚”,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政府轉職能、幹部轉作風尤爲重要而緊迫。
那麼,轉職能轉作風的要義何在?在於放權放行、在於培育環境、在於主動服務,用問題倒逼改革,用市場倒逼改革,建設法制運行規範、監管透明高效的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在萬企轉型升級中,闢出落後產能過剩產能“蕭蕭下”、優勢產業新興產業“滾滾來”的生動局面。
轉職能,要積極主動向市場放權。一方面把該放的權放到位,不但定好“權力清單”,還要力推力行、帶頭埋單,凡是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凡是企業經營決策的分內事,都要“放”字爲先,交給市場和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角色應由控制經濟的全能型向提供公共服務的服務型轉變,否則攥權在手、該放不放,必然造成權力尋租。另一方面,還要把該管的事情管好,從堅持依法行政到加強市場監管,從維護市場秩序到打擊違法行爲……不但當管還須善管,一管到底,管出成效,建設法治的市場經濟。
轉作風,重在轉政風行風。政風行風的晴雨表,一是服務態度,二是工作效率。在營造發展環境中,它們既是“面子”——讓人如沐春風還是拒人千里之外,更是“裏子”——辦事又好又快還是開起“大爺買賣”。從一時一事到全局氛圍,由一家一戶到整體環境,政風行風的優劣,關乎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對人才的凝聚力,對企業的親和力,對羣衆的向心力……這些力的疊加,就是改革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所以,必須在服務行業、窗口單位全面強化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態度、創新服務方式,整治拖拉敷衍、消極懶政行爲,從思想認識到實際行動都要有大的提升和轉變。
主動服務,關鍵是想企業所想、解企業所難,解決困擾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當下,融資難、融資貴是企業面前的攔路虎。剛剛出臺的萬企轉型升級行動計劃中,從爭取國家資金、投入財政資金、吸引社會資金、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等多方面,拿出舉措支持企業。接下來,就是要將新老政策聚焦接軌,用好用足用到位,發揮政策的放大作用,真正幫企業卸下包袱、開動機器、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