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離向媒體開放的時間還有一個小時,香港商報記者邢寶華就早早來到會場,坐在第一排中間的位置。
“一定要搶個好位置,爭取到提問機會。”邢寶華說,近年來,天津已經成爲港商“北上”的熱土。“這次我希望瞭解天津萬企轉型的進展情況,同時也想找到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自貿區申報中,將給港商帶來哪些‘天津機遇’。”
“如何避免京津冀城市發展同質化?在承接北京產業、人才等資源方面,天津準備好了嗎?”在昨天天津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爲了媒體焦點。會議開始前,新華社、北京青年報、新京報、中國改革報等多家媒體記者都在採訪登記表上寫下了相關提問,大家圍住代表團新聞官,叮囑給予“重點關照”。
中國改革報記者任麗梅的採訪目標是宗國英代表,關注點是行政體制改革。“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我們得知濱海新區正積極籌建行政審批局,很想詳細瞭解這方面的內容,做一個深度報道,宣傳濱海新區事中事後監管的經驗探索。”
北歐華人報的宗金波專程從瑞典“飛回”報道兩會。“作爲一名海外華人、海外天津人,我一直關注着家鄉的發展。”宗金波自豪地說。宗金波也是一名中醫,他希望向張伯禮代表和閆希軍代表提問。
爲了讓主持人注意到自己,宗金波給主持人的問題寫滿了一頁紙。媒體提問時間在一分一秒地劃過,他的臉上寫滿焦急神情。“下面,我們請北歐華人報的記者……”在發佈會尾聲,話筒終於遞到了宗金波的手中。
採訪結束後,再一次見到記者的宗金波十分激動,“中醫藥在海外發展空間廣闊,希望我們共同努力,發揮天津優勢,推動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產業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