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局意識擔當情懷進取精神
——天津做好“三篇文章”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天津北方網訊:偉大的實踐源於創新的動力、發展的激情。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時代的聲音響遏行雲。合作、發展、共贏的力量正在融匯凝聚,大勢清晰,勢在必行。
“機遇”與“挑戰”,這是兩個形影相隨的主題詞。面對重大機遇,如何闖關奪隘,累積優勢資源與發展要素之和,擁抱發展的黃金時代?
“我們必須破除‘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推動三地相向抱團、協同共贏。在這方面,天津要樹立大局意識,要有擔當精神,以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要求,積極主動作爲。”市委書記孫春蘭在天津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說。
言出必果。天津以“三篇文章”迎接這場大考。在城市定位上錯位發展、相得益彰,在發展環境上優化服務、便利高效,在城市羣建設上完善功能、生態宜居,這“三篇文章”,以毫不遲疑的“大局意識”和“擔當精神”,詮釋天津與京冀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加快形成環渤海經濟帶,共同打造我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新引擎的堅定信心。
一加一能不能大於二,一加二能不能大於三?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優勢互補爲前提,以良性互動做支撐,以共贏發展爲目標,其指向就是自身發展與輻射帶動兼收幷蓄,其收穫就是顛覆數學定律的放大效應。
河北省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天津日報記者對話河北省省長張慶偉。他在詳解兩地“緊密關係”時着重談到“疊加”與“效應”,“在京津冀聯防聯控的大框架下,冀津共同防治大氣污染將進一步深化。天津與河北同處渤海灣內海,冀津一起做好沿海開發開放這篇大文章,發揮兩地港口優勢,疊加重組形成合力,產生放大效應。”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發展大勢,合作共贏加速着發展的步伐。協同發展、相得益彰,融合的過程也是激發更大活力的過程。
“京津冀一體化的核心是功能佈局問題。促進京津冀一體化,三個地方要統籌進行研究,一是功能的規劃,二是交通問題,三是環境治理。”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說,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我們要加強與天津、河北的產業對接,統籌促進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使產業分工與協同發展相匹配,努力形成符合定位的產業體系。
正如機遇從不爲因循守舊的人帶來驚喜,豁然生動的新局面、萬紫千紅的新氣象,總是孕育在銳意進取的勇氣之中。
天津從不缺乏這種勇氣。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明確提出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雙城記”重要要求。天津深入落實、迅速行動,採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合作機制,推動區域發展戰略規劃編制,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互補互促、資源要素對接對流、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大氣和水污染治理聯防聯控,促進京津同城化、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爲重大國家戰略這一歷史機遇,面對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這一新的任務,面對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這一時代使命,如何以不斷的作爲和努力,用持續的奮鬥和創新,贏取這一最有利的發展時機?
離開了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進取精神,就不可能抓住機遇、用好機遇,邁向發展新高度,也就更談不上區域整體優勢和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的充分發揮。在頂層設計與戰略佈局的集思廣益中,一個共識已經凝聚——京津冀的未來,一定是以開放的姿態、開明的政策,更加緊密攜手共贏的未來。
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抓住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循着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的航標,改革發展的航船必將破浪揚帆、浩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