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天津 民生 論壇 18街 文娛 體育 財經 地產 IT 汽車 時尚 教育 健康 科技 游戲 視頻
 
 
 
 

張秀燕是浙江紹興人,在天津工作生活20多年,她的鄉音未改。快人快語的張秀燕做事乾脆、有主見,有著南方女性的秀美,更有北方女性的豪爽和颯利。『雖然我有很多社會職務,做了很多事,但是我覺得我的人生目標還是朝著公益事業的方向去努力。我做企業最主要的還是支橕著我去做陽光義工愛心社,要為弱勢群體送去關愛和溫暖。』張秀燕的故事就從這愛心說起,靈魂的高尚與她天生麗質的氣質相得益彰,成就了這個女人的美麗。

 
 
 
 

在張秀燕工作的地方有一個辦公室,整面牆都掛滿了紅色的錦旗。張秀燕告訴記者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們有一個小倉庫,裡面堆滿了錦旗,多到已經放不下了。我自己從90年代就開始收錦旗,陽光義工愛心社成立以後。我們幫助過的各類弱勢群體送的錦旗也非常多。他們對我們的感激之情都在這錦旗裡了。』

曾經有著穩定的工作,但是,為了有實力資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張秀燕毅然下海經商。當初剛下海時的迷茫,經商經驗的缺失,這些都沒有讓張秀燕卻步,就是靠著自己天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還有心裡沈甸甸的責任。『無論碰到任何困難,都有一種榜樣的責任在支橕著我。我幫助的人看著我,我是他們的榜樣,他們肯定也希望我能乾好了,將來也能帶動他們,我覺得我就要堅持,如果我做不好,那麼我幫助的人今後怎麼辦呢,我怎麼能夠起到表率作用。還有家裡的孩子,我也得給他做好榜樣。這些

都是支橕我走過一個個困難的動力。』從擺地攤開始,到後來經營企業,張秀燕嘗遍了苦辣酸甜各種滋味,但是更多支橕她的還是愛心。張秀燕總說,愛心成就了她的事業。

張秀燕曾說『願意承擔任何責任』。承擔責任是需要勇氣的,這個江南女子倔強的用愛心履行著自己的諾言。『我和家人相互依賴,家庭是一個人的港灣。一開始創業的時候如果沒有他們支橕著我,可能也走不到今天。現在我發展起來了,相應的也把家裡人都帶動起來。一個女人首選要管好家,如果她都不熱愛自己的家,我覺得還是有缺陷。小家、大家,這些關系都要處理好,我生意做得不好的時候,家人的一句「沒事,虧了下次就做好了。」這樣的話就是給我最大的力量。』

『言而無信就是對人格的侮辱,我總覺得無論做企業還是做公益,都是一種責任。做公益對方對你是會有所希望的,如果沒有能力去做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做企業也一樣,最初從一個員工、兩個員工、五個員工、十個員工,到幾百個員工,是這樣一路走來的。做企業解決了就業問題,怎麼給員工崗位和保障,怎麼能讓員工在這裡很快樂,這就是當老板的責任。責任無處不在,一個人,來到世上更多的是承擔責任來的。』責任是張秀燕表達愛心的一種內在品格。

 
 
 
 

陽光義工愛心社傾注了張秀燕大量的心血,她覺得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要搭一個平臺讓更多人參與。『經營企業我從一開始就親力親為,乾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請職業經理人,把股份也給他們。讓我的經營高管也感覺到企業是他的一部分,這樣的話我就從每天處理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中脫離出來,有精力去做公益。』

陽光義工愛心社自成立之日起,就和弱勢群體結對子,一對一的把他們當親人,倡導人與人之間拉近距離。張秀燕告訴記者:『我們做的不是給一點錢就完了,都是持續跟進。比如跟孤寡老人結對子,只要開始做了,就一直堅持下去。如果有人因為工作調動等原因離開愛心社,就讓其他人接替來做。我已經送走21位老人了,最年輕的81歲,年紀最大的97歲。97歲的那位老人,結對子的時候已經八十多歲了。我們做公益的理念就是一對一,最好就是今天他受幫助,明天他能幫助別人。』

陽光義工愛心社本著透明做公益的態度,愛心人士跟弱勢群體結對子以後,要逐件落實,要建檔案,跟進做服務。現在,愛心社社員涵蓋了全市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誰參加過公益活動,做過什麼事情,都有記錄。他們倡導愛心不分大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出錢不出力就出個主意。『有時很多弱勢群體不是出錢就能解決問題的,給他們出個主意這個坎可能就過去了。』張秀燕做事,總是有章可循。

在很多人眼裡,張秀燕整天處於亢奮的狀態,生意、義工組織、家庭,這些都需要她操心,可她偏偏是個停不下來的人。她說自己有精神支橕,有目標,有她想做的事情,所以沒有感覺累。『我是覺得人活在這個世上,當一個人臨終前回憶走過的這一生,發現我沒有遺憾,我做任何事都努力了,我通過努力,給好多人帶來快樂、幸福,值了。』

 
 
 
 

從1994年幫助困難孤兒開始,張秀燕奉獻愛心至今已經整整20年,過程中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也有過辛酸的時候。張秀燕想起這麼一件事『我以前幫助過浙江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他父親打架被關進監獄,媽媽帶著他改嫁了。可是家裡非常窮,後爹脾氣又不好平時總打孩子。這個孩子逃學,有一次我把他叫來談心,他說現在自己打不過後爹,將來長大有了力氣就要打他。我跟他做思想工作,他就跟我喊「張秀燕我告訴你,你不是給我爹錢麼?以後我會把錢還給你,你別管我的事。」聽了他的話我自己也想,我好意幫助他,給他錢,幫助教育他,他怎麼這樣對我。通常人們願意幫助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不願意幫助這樣不聽話、學習不好的學生。我一想,如果我不去幫助這個孩子,他從小心裡結下的怨恨,將來他就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後來我就出來做孩子後爹的工作,告訴他不能打孩子;我也對孩子說,「你親爹為什麼被關進去,就是沒文化。你看阿姨為什麼能幫別人,阿姨上

過學讀過書,跟他們就不一樣。」慢慢用自己的心去捂熱他。後來這個孩子考上中專,現在已經工作成家了。』

有時候社會上很多人對張秀燕和陽光義工愛心社做的事不理解。『有些人覺得我不去管理企業,反倒來做這些閑事。我不管別人怎麼說,只要我覺得是對的就去做。開始企業圈子裡很多人都嘲笑我,我就把他們也拉進來一起做公益。現在影響了很多人,大家一起傳遞正能量。有些弱勢人群會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社會,到我們愛心社以後,用我們的行為去感動他們。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特別是對孩子進行心理關愛和幫助。幫助弱勢群體的同時一定要幫助他們找回自己的尊嚴,知道人與人是平等的。讓絕望的人重燃生命的希望也是一種大愛。』

 
 
 
 

過去父母年輕的時候,張秀燕把所有的孝心都給了孤寡老人和五保老人,逢年過節她總會和一些結對子的孤寡老人在一起。五年前,張秀燕父親突然被查出患了癌癥,她覺得虧欠父母太多。忠孝不能兩全,但是張秀燕的父母特別理解她。『我父親做完手術已經五年了,現在挺好的。父母在紹興生活,現在我20天左右就飛回去陪他們,只要爸爸高興就好。我爸爸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坐著我開的車,帶著錢還有很多慰問品,到他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看望那裡的孤寡老人。現在做公益已經成為我們家的家風了。』

對於孩子的教育,張秀燕也是無處不滲透著做公益的理念。『我跟兒子說,將來我百年了,不需要買墓地,器官能捐的就捐掉,遺體捐給醫科大學做解剖,最後死了也要給社會做點貢獻。孩子現在不理解,但是我相信他以後會想明白的。我希望他能獨立,做有益於社會的事。孩子從小就跟我串東家走西家做公益。我們家周末總會有受助學生來吃飯,我兒子就去接送他們,給他們買東西。感恩和愛的種子在他身上已經種下了。他現在已經上班了,過幾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創業,而不是接我的班,獨立性很強。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關鍵,直接影響到孩子。中國傳統的東西要讓孩子傳承下去。』

陽光義工愛心社自2007年成立至2014年2月,共助老485人,助孤498人,助學1293人,幫助特困單親母親6320人,關愛農民工3700多人,環保宣傳90餘次,捐款捐物累計人民幣達5560餘萬元。現在,陽光義工愛心社有很多愛心基地,他們通過自己做公益,並帶動周邊人一起做,這樣就從一個個點逐漸連成線,范圍不斷擴大。張秀燕覺得愛心不分大小,大家都把愛心傳遞下去,愛心社發展越來越大,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也可以受到幫助,社員傳遞愛心、傳遞正能量的同時,也可以感染更多的人。

 
 
 
 

記者:吳宏

在張秀燕的人生信條裡,人的一生中必須要有理想、信念和正確的價值觀,這樣纔會幸福。張秀燕還想發展愛心樓宇,她說:『天津市現在有一百多個樓宇,把樓宇裡的人都發展起來做公益。說到底,幫助人是一方面,社員們的精神面貌也好了,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眼前這個瘦弱的女子,內心有著巨大的能量。除了吃飯休息,她的時間都在忙碌,做事情、做公益。好在老天眷顧,她人到中年依然有種風韻,那是成熟女性散發出的、難以抗拒的親和與魅力。

 
 
 
   
 
【追夢人生21期】陽光的美麗女人張秀燕
【追夢人生20期】劉夢夏:『小妮子有大智慧』
【追夢人生19期】大學生小老板 用發明搏出市場
【追夢人生018期】做志願服務收獲快樂的姑娘於然旗
 
 
本期監制:劉雁軍
本期策劃:梁宏峰 王 冰 本期編輯:尹辰辰
本期記者:吳宏
本期攝影:吳宏
部分照片由張秀燕提供
北方網新聞中心
 
返回頂部
北方網新聞客戶端 關閉

Copyright (C) 2000-201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