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百姓日用而不知”,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一個重要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達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這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瞭正確方向。
“百姓日用而不知”,講的是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耳、入心。這裏講了幾個要素:一是“百姓”,所謂“百姓”,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讓老百姓都瞭解和掌握。價值觀是老百姓的事,是關乎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爲。只有少數人知道,只有少數人踐行,不能成爲全體社會成員的心理共識和行爲自覺,核心價值觀只會被束之高閣、孤芳自賞。二是“日用”,所謂“日用”,就是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爲人們的日常行爲、日常生活,成爲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成爲人們的思維習慣和行爲習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三是“不知”,所謂“不知”,就是不知不覺地踐行着核心價值觀,不是拿核心價值觀做樣子、掛幌子、當牌子,不是掛在嘴上、說給別人、與己無關,而是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自然而然、習以爲常地循着核心價值觀思考着、行動着。
“百姓日用而不知”,講的是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標準和目的。核心價值觀要靠傳播,沒有傳播就沒有社會成員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價值觀傳播,以什麼爲標準?以什麼爲目的?不是以講了多少話、發了多少文件、寫了多少文章、做了多少節目爲標準、爲目的,而是要以是否進入百姓的心裏爲標準、爲目的。不能使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飄在空中落不了地、進入不了人心;不能使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成爲自我循環,誰寫誰看、寫誰誰看;不能使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使百姓覺得與己甚遠、於己無用,有一種距離感、隔膜感。我們要樹立以人爲中心的理念,圍繞怎麼能進入人心來從事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走進百姓心裏”,這是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最高標準和最終目的。只有以此爲標準和目的,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才能多一點從實際出發、少一點形式主義,多一點貼近性、少一點簡單化,多一點人情味、少一點冷漠感。
“百姓日用而不知”,講的是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方法。核心價值觀要進入人心,要講究藝術、講究規律、講究方法。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是“潤物細無聲”。在這方面,我國古代的做法堪稱典範,道德教育滲透到衣食住行、言談舉止各個方面,通過各種禮儀、制度來規範和約束人們的言行。比如,幾千年來,我國絕大多數人是文盲,看不了書,但通過說書、聽書這種形式,人們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教育,也接受了道德教育,還有戲劇形式等都是如此。說書、戲劇等形式,就是寓教於樂、就是文以載道。比如,我國傳統建築的門庭、樑柱上都有牌匾、對聯等,上面鑲刻、撰寫的都是道德名言、警世佳句,像“天下爲公”、“志存高遠”、“正大光明”等,人們低頭不見擡頭見,久而久之,就滲透到人們的心靈之中,而且一代一代傳之久遠。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法,是今天我們所需要的也是今天我們所欠缺的。運用好這種方法,需要全社會的耐心和細心,少一點社會的浮躁和功利。還需要全社會的自覺,各方面都主動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就會營造出強大的有形的和無形的價值觀氛圍。
總之,“百姓日用而不知”,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着眼點、着力點、落腳點,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崇高境界。(舒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