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家住在咸陽北路鳳城社區的楊阿姨最近逢人便說:“咱的居委會馬上要搬新家了!”原來,楊阿姨在居委會工作已經十多年了,現在是鳳城社區的黨委書記。這個有200多名黨員的社區每次舉辦黨員活動的時候,僅有35.6平方米、條件簡陋的居委會讓她頭疼不已。黨員大會時常常人都坐到了樓道里,同時許多活動也開展不起來……
咸陽北路街道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加大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力度,對轄區19個社區黨組織進行一次全面摸底調查,通過實地走訪、參加支部大會、召開黨員羣衆代表座談會等方式,摸清了各社區在黨組織現狀、班子結構、能力水平方面存在的問題。爲解決鳳城社區的難題,街領導班子經多次研究決定將街生產管理處經營用房改擴建爲鳳城社區辦公設施,投入10餘萬元對房屋進行擴建裝修,鳳城社區辦公面積將擴大至170平方米。
爲鞏固整頓工作成效,咸陽北路街道還制定了《咸陽北路街道領導幹部聯繫社區工作制度》,規定每週深入社區指導工作1次以上,幫助基層黨組織在儘可能短的時限內實現整頓目標。針對基層組織班子思想、業務方面的弱點,在加大調整配備力度的同時,通過社區書記講黨課、開展黨性實踐活動、參觀學訪、現代遠程教育等方式,不斷強化班子履職能力。
這是紅橋區整頓軟弱渙散社區基層黨組織的一個縮影。紅橋轄區內老舊房屋較多,社區硬件建設相對滯後,這成了制約基層黨建的“短板”。爲打開工作局面,3月份以來,紅橋區緊緊抓住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利契機,選定硬件設施建設較差的7個社區作爲重點,並將改善辦公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下的63個社區場所陣地功能,列入區委常委會重點解決的突出問題。熟悉基層黨建工作、業務能力強的黨員幹部深入到“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按照“一居一策”的原則,建立相應臺賬和檔案,實行銷號制,解決社區辦公和服務設施嚴重不足的老大難問題,目前已轉化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