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最近一段時間,市委、市政府和市有關部門緊鑼密鼓,展開了天津自貿區的各項籌備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可以說前期準備基本成熟,正式掛牌指日可待。”今天上午,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
天津自貿區佔地119.9平方公里,全境基本位於濱海新區範圍內。談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宗國英總結了四個“發力點”:“一是本着法無授權不可爲、法無禁止皆可爲、法定責任必須爲的原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機制,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是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境外投資項目實行備案管理,進一步擴大服務業、製造業開放領域。三是實施貿易便利化的監管制度改革,藉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政策優勢,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制度,進一步完善大通關體系。四是探索金融制度創新,爭取設立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制度等改革。”
宗國英表示,自貿區建設不僅是天津的重大機遇,更是濱海新區的重大機遇。新區要善於乘勢借力,搞好“三個對接”,積極承接自貿區的溢出和輻射效應。一是搞好制度對接,把自貿區建設與深化綜合配套改革緊密結合,使外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以及投資、貿易、金融、監管等領域的創新舉措在濱海新區率先推廣、就地複製。二是搞好產業對接,圍繞自貿區的產業特點和產業形態,積極引進相關配套項目,同時在增強研發轉化、金融創新、航運物流、貿易服務功能上下功夫,實現鏈條式、集羣化發展,努力打造承接國際製造業和服務業高端環節轉移的重要基地。三是搞好開放對接,進一步擴大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開放領域,積極探索衛生、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擴大開放,同時打好自貿區這張牌,用好自貿區這張名片,加快匯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不斷提高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