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公平正義、和諧穩定是每個人的嚮往,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幸福生活息息相關。如何迴應人民羣衆期待和關切,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努力建設法治天津?連日來,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天津代表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熱議陽光司法、發揮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等法治熱點問題,凝聚建設法治天津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潔
“一個繁榮發展的城市,首先是法治的城市,要以開放、規範、透明、便民讓人民羣衆感受陽光司法的溫暖。”全國人大代表、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於世平說,全市檢察系統將進一步建立健全陽光司法機制,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潔,讓人民羣衆在檢察機關司法辦案活動中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
他介紹說,全市檢察機關努力提升檢務公開信息化水平,實現了執法辦案信息收集、執法流程管理、執法質量控制和執法監督的同步進行,形成統一的、綜合性的“一站式”網上辦事平臺,當事人可快速進行辦案流程信息查詢和執法辦案信息公開查詢。全市檢察機關信息公開系統已正式運行,啓動了生效法律文書統一上網和公開查詢制度。
“我們已經連續公佈了四批大要案,有力發揮了震懾作用。”於世平說,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完善職務犯罪大要案信息發佈制度,對處級(含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涉嫌職務犯罪案件,有影響的貪污賄賂和瀆職侵權重、特大案件以及重大責任事故、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破壞國土資源和生態環境等產生重大社會影響事件背後的職務犯罪案件等,通過市院互聯網門戶網站、市主要報刊等統一對外發布,使社會公衆及時瞭解掌握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大要案進展情況。進一步完善檢務公開機制,創新公開方式,暢通公開渠道,更好地實現當事人通過網絡實時查詢辦案流程和程序性信息。通過市檢察院微信、微博,打造多元化的檢務公開平臺,更好地接受監督,服務羣衆。
立法先行引領改革發展
“立法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必須先行。”全國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副祕書長張傑說,在推進依法治市中,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工作作爲重點,結合天津改革發展穩定實際,及時把實踐中形成的成熟經驗、做法和制度上升到法律層面來推動,引領改革發展。去年本市共審議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決定案20件,表決通過14件,是審議通過較多的一年。比如《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修訂,事關京津冀協同發展,事關美麗天津建設,在常委會三次審議的基礎上提請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作出關於批准劃定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的決定,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率先以立法形式確定生態保護紅線和黃線。
他告訴記者,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以提高法規質量爲核心,着力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緊緊圍繞推進投資與服務貿易和生活服務兩個便利化、全力打造經濟和城市兩個升級版的重點任務,立改廢釋並舉,制定和出臺一批新的法律法規,使立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深化改革相銜接,讓改革於法有據。市人大常委會目前已組織相關力量,對水污染防治等法規開展調研、起草工作。並將進一步完善立法制度體系,健全起草、論證、協調、審議機制,建立完善法規表決前和實施後評估、重要條款單獨表決、立法情況說明會、基層立法聯繫點、邀請人大代表分專題參加立法工作等制度,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