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寧河縣委書記李樹起
載體和項目是重要支撐
天津北方網訊:“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我們重點強化了政策、規劃、載體、項目‘四個對接’,特別是把載體和項目作爲重要抓手。”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寧河縣委書記李樹起說。
“載體和項目是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李樹起說,在載體對接方面,對接北京,規劃建設了北京企業創業園。首先進駐京津合作示範區的九匯建國溫泉會議中心建成運營。對接河北唐山,以塘承、唐廊高速公路建設爲契機,啓動津東、寧東工業園區規劃建設,重點承接河北省特別是唐山的先進裝備製造、高端金屬製品、商貿物流等項目與資源。
李樹起介紹,在項目對接方面,先後在京組織專場招商20次,走訪企業116家,對接項目120個,協議投資額近1000億元。累計從北京引進億元以上實體項目15個,其中,美國安博電子商務產業園等項目即將建成投產,投資20億元的普洛斯物流項目已經開工,投資80億元的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紮實推進。
“今年仍然要做好借勢、借腦、借力三篇文章。”李樹起說,寧河將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借勢發力,推動寧河新城和未來科技城聯動發展。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吸攬人才,用足用活未來科技城政策優勢,依託濱海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寧河分園建設,承接大學大院大所科技成果轉化。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承接產業,開展定向招商、產業鏈招商,積極承接首都產業轉移和要素外溢,全力引進高端高質高新項目。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
北京要發揮文化輻射引領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說,京津冀三地文化一脈,在歷史傳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發展目標上具有相通性,作爲全國文化中心,北京要發揮文化輻射引領作用。
京津冀地區特別是北京和天津,文化資源很豐富,尤其是這些年來,在文化設施建設上投入很大,光北京就有130多個劇場。陳平說,優質文化資源可以互通共享,春節期間,來自三個省市的河北梆子劇團到京津冀各地演出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中,北京要帶動優質文化資源向兩地輸出,在文藝創作、資源共享、硬件設施、文藝人才流動以及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上相互借鑑。
陳平說,作爲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成立7年來,與31個省區市、幾百個藝術院團展開交流合作,14萬人次中外藝術家在大劇院登臺演出,其中,與河北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都有很多交流,以後還將繼續加強。
在爲京津冀三地民衆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上,國家大劇院還將承擔起更大作用。陳平表示,未來國家大劇院還將攜手藝術家和表演團體,帶着音樂、舞蹈、話劇等優質的節目、演出,深入社區、學校、山村、廠礦企業,開展文化志願服務,今年要在北京組織100場,等到逐步成熟後,考慮延伸至天津和河北,爲兩地偏遠地區送上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張家口市政協副主席祁萬利
在張承地區建生態經濟特區
“在一個自然流域,其生態建設與保護,產業佈局與開發都要統一部署、統一考慮。”全國人大代表、張家口市政協副主席祁萬利建議,應該在把冀西北張承地區定位爲水源涵養功能區的同時,還要定位爲國家級生態經濟特區,建立生態經濟發展的特殊示範區。
祁萬利代表認爲,從自然流域來講,京津冀地區就是海河流域,歷史上就是一家。冀西北張承地區與首都北京就是一個自然流域,就是一個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完整的生態系統是不能用行政區域劃割開的。同樣,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也不能用行政區域來劃割。
“冀西北山區有很多地方是因保護生態而返貧的。”祁萬利代表說,他在保定、張家口、承德調研時發現,很多山區老百姓因退耕還林、禁牧而減少了收入,尤其是禁牧對山區農民的收入影響很大。所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要充分考慮冀西北張承地區在建設好水源涵養功能區的同時,使其同步解決貧困和自身發展問題,走出一條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路。
祁萬利代表建議,應該在京津冀地區規劃大的生態建設項目,批准在張承地區建立國家級生態經濟特區,給予一些特殊的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政策。國家有關部門在財稅政策上給予傾斜,使張承地區享受西部地區的稅收政策,協調京津外溢的綠色、高科技產業優先向張承地區轉移。
後方連線·武清區
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武清地處京津雙城之間,隨着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武清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的目標定位愈加清晰。
記者連線該區負責人時瞭解到,去年以來,武清區依靠區位、產業、生態等優勢,進一步提升硬件設施水平,營造更加便利的生活環境、更加寬鬆的商務環境,在完善現代交通網絡、積極參與區域分工協作、吸引北京優勢資源、承接非核心功能疏解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武清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深化對接頂層設計,高標準推進“三規合一”編制,研究確定西北部功能新區、交通、產業等規劃編制並儘快啓動實施;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推進京津城際二線、唐廊高速等重大交通設施建設,打造京津冀交通重要樞紐;積極承接首都功能疏解,確保全年引進首都項目1000個以上,全年新增引資400億元,引進超億元項目20個以上;狠抓科技創新引領,深化與大院大所對接合作,促進更多高科技項目在武清研發轉化,建成一批科技研發、公共服務和孵化器加速器平臺;深化改革創新,特別要圍繞一張綠卡辦到底、聯合執法一表共享、一個號碼管服務等重點任務,打造京津之間服務高地;提升水綠生態特色,鐵腕推進“四清一綠”工程和環境專項整治任務,高水平辦好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