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和平區把徵求羣衆意見的過程,作爲拉近與羣衆距離的過程,把羣衆意願當作工作重點,實打實爲民解難,不開“空頭支票”。
去年以來,和平區從徵集的22116條意見和建議中,梳理出“出行難”、“上好學校難”、“看病難”三個主要難題,對症下藥:公安和平交警支隊科室的20%警力下沉到一線執勤執法,高峯時段全員上路執勤;累計投入近8億元,提升改造轄區內小學,增加學位1380個,2015年預計新增優質校學位3800個;公共衛生服務標準提升到60萬元/萬人口,投入2億元加快完成區中醫醫院、區婦產醫院選址重建和全面提升到二甲醫院標準。對羣衆反映較爲強烈的綿陽道和瀋陽道治理改造等難點問題,和平區投入7000多萬元對綿陽道開展綜合治理,實施舊樓整修、管線入地、綠化美化、菜市場改造等13項工程,社區面貌煥然一新;經過兩個多月的持續清整,瀋陽道地區堵路擺賣問題得到了解決,恢復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消除了困擾多年的治安問題和重大安全隱患。
“現在黨員幹部的幹事活力更強了,過去的保守心態和畏難情緒消失不見了,全區上下‘想幹事、幹成事’的熱情與激情被充分地激發調動起來。”和平區委組織部幹部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和平區各單位深入391個基層聯繫點和困難羣衆開展幫扶,累計入戶走訪慰問3069人次,提供資金和物質幫助76.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