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辦實事惠民生提升幸福指數
——河西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成效顯著
開欄語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願服務大會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統一部署,北方網推出系列報道“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報道本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等典型代表,進一步弘揚主旋律,匯聚正能量,樹立新風尚,爲推進天津改革發展、美麗天津和法治天津建設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2月28日,本市河西區正式被命名爲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區。自2012年以來,該區始終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作爲打造天津經濟社會發展“首善之區”的重要載體,貫穿到城區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與經濟發展、社會管理、改善民生一同謀劃,共同推進。通過大力實施行政效能提升、誠信體系建設、公共文化提升、環境秩序整治等“十大工程”,進一步優化城區發展環境,不斷提升城區文明程度和羣衆生活幸福指數。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爲此,河西區建立了科學高效的工作機制、目標責任制和進度臺賬,堅持重大問題區領導專題調度、創文辦統籌協調、指揮部強化落實、各部門整體聯動,強化社會參與和羣衆監督,做到一環扣一環,層層抓落實,在全區形成了同心同德建家園、攜手共創文明城區的合力。

文明創建不是搞“面子工程”,河西區把每一項創建指標都當作爲民辦實事的惠民工程來抓,70%以上的財政資金用於民生領域,改造舊樓區244個、整修道路54條、提升改造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全市首個城市綠道公園等。圍繞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實施區文化館、圖書館、少兒圖書館新“三館”建設工程,建成13個街道文化中心、50個社區“城市書吧”、70個社區青少年心理輔導室、120個社區青少年快樂營地、159個社區文化站……讓羣衆切身體驗到創文帶來的變化。

在文明創建進程中,河西區以爭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排頭兵爲目標,堅持以德立區、以文化人,爲美麗河西建設凝聚精神力量、提供道德支撐。
建立機關、社區、學校、企業等各類道德講堂177個。將“感動365——講述身邊好人”主題教育活動貫穿始終,開展尋找“最美河西人”、身邊好人推薦、道德模範評選、好人圓夢等系列活動,運用“講好人故事”“道德情景劇”等形式宣傳時代楷模和凡人善舉,全區涌現身邊好人900餘名,其中,59人入選天津好人榜,15人入選中國好人榜,李輝忠當選第四屆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範。深入推進中國夢和“我們的價值觀”宣傳教育活動。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和網絡文明引導行動有聲有色。誠信建設制度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紮實有效。公益廣告宣傳讓城區創建氛圍更加濃郁,充滿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河西區充分調動羣衆參與熱情,搭建起文明創建的廣闊平臺,吸引廣大市民投身道德實踐。建成市區首個雷鋒主題公園、14個區街兩級“志願”廣場、37個市區兩級學雷鋒志願服務基地、159個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站、420個學雷鋒志願服務崗,全區各類學雷鋒志願服務隊1180支,註冊志願者人數達12.1萬人。廣泛開展“鄰里守望”、“1+1+1”助老服務、“志願服務快車進社區”、“搭把手”志願服務等品牌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團隊和最美志願者,展現出文明城區的特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