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能看書,還能免費上網,我們‘老書蟲’可有地兒去了!”家住天津河西區友誼路街誼景村社區的邵煥民大媽在社區“城市書吧”邊看書,邊品茶。邵大媽告訴記者,書吧經常舉行讀書沙龍、電腦應用培訓等公益文化活動。而“城市書吧”正是河西區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中提升軟實力、豐富廣大羣衆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舉措。
“文明創建不是搞面子工程,也不是單單爲了拿牌子,而是實實在在地辦實事、惠民生。”河西區區委書記賈鳳山認爲。日前,天津市河西區正式被命名爲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區,同時,區建委、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天塔街道辦事處、區新聞中心、友誼路街誼景村社區5個單位榮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河西區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貫穿到城區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與經濟發展、社會管理、改善民生一同謀劃,共同推進。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河西區委、區政府按照“爲民創建,創建惠民”的工作思路,緊密結合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實施行政效能提升、誠信體系建設、公共文化提升、環境秩序整治等“十大工程”,進一步優化城區發展環境,不斷提升城區文明程度和羣衆生活幸福指數。
河西區把“創文”過程中的每一項創建指標都當做爲民辦實事的惠民工程來抓,堅持以人爲本、創建爲民,緊緊扭住社會影響大、普惠性高、羣衆需求強烈的項目。河西區每年七成以上的財政資金用於民生領域,實施20項民心工程,累計改造舊樓區244個、整修道路54條、提升改造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天津首個城市綠道公園等。圍繞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實施區文化館、圖書館、少兒圖書館新“三館”建設工程,建成13個街道文化中心、50個社區“城市書吧”、70個社區青少年心理輔導室、120個社區青少年快樂營地、159個社區文化站……一批批民心工程的深入實施,讓羣衆切身體驗到“創文”帶來的變化,提高了羣衆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河西區以學雷鋒志願服務爲載體,建成37個學雷鋒志願服務基地、159個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站、420個學雷鋒志願服務崗;有各類學雷鋒志願服務隊1180支,註冊志願者人數達12.1萬人,涌現一大批優秀團隊和最美志願者。他們義務奉獻、助人爲樂,用行動闡釋着美麗河西的深刻內涵,展現文明城區的特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