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年輕人創業“言必談互聯網”,是大勢所趨,還是隨波逐流?筆者連日採訪多場創業大賽發現,九成都是互聯網項目。一些跟互聯網關聯不大,卻十分有創意和價值的項目往往被人忽略,筆者所遇從事防雷設備製造的年輕創客反映,創業項目如果與手機軟件、網絡電商無關,都不好意思跟投資人說話。
“互聯網+”融入生產社會各個領域,使更多創業機遇從線下涌入線上。然而,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絕不只限於互聯網領域,而是在各個領域百花齊放、百舸爭流。只有這樣,國民經濟才能提質增效,企業才能轉型升級,“中國創造”才能揚帆遠航。
其實,筆者所見,除了互聯網,各領域創業成功者大有人在,相比之下,因缺乏核心市場競爭力而“見光死”的互聯網創業項目不在少數。對年輕創業者來說,自己所學專業就是無盡的寶藏,擁有“獨門絕技”而不是拷貝複製,就能爲創業成功加碼。
年輕人對互聯網創業趨之若鶩,有其成長速度快的現實原因;相比之下,智能製造、都市農業、生物製藥等領域創業週期長、投入大,起步較難。因此,政府應當完善投入扶持機制,創業者也應善用而不是依賴互聯網,通過網絡巧妙地尋找資源、瞄準空白、營銷產品,用所學所長實現更廣泛的創業,達到萬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