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疼。”病牀上,一個被燒得面目全非的人喊。幾名醫護人員正小心翼翼地給他血肉模糊的小腿縫傷口。他只有19歲,叫周倜,入伍一年,是開發區支隊第八大街中隊一名通訊員。被困火場30多個小時後獲救,是事發後無法取得聯繫的消防員中第一個被救出的。“我當消防員19年,他是在火場堅持時間最長被救的。消防員都有堅強的求生意志。”公安消防保稅支隊參謀長張大鵬噙着淚說。37歲的他,背出了這個年輕的戰友。
12日爆炸發生後,周倜所在中隊第一批趕到現場。作爲通訊員,他的工作是負責前後方以及各作戰單位之間的聯絡,一般和現場指揮員在一起。火勢太猛,第一批到達的消防員被大火吞噬。
一個多小時後,張大鵬和戰友們趕到火場增援。“我們是13日凌晨0:30進入火場的,負責六號門附近火場的滅火和搜救。當時現場一片濃煙火海,光線很差,搜救難度極大。我們決定先滅火,再搜救。”奮戰近24小時後,火勢得到控制。張大鵬和戰友們稍作休整,又衝到了最前線。穿着十幾公斤的戰鬥服,揹着6.8公斤重的呼吸器,他們再度進入火場。按照從外到內、從淺入深的原則進行搜救。
“這有人!”——在一輛被炸燬的消防車旁六七米的地方,張大鵬看到地上躺着一個消防員。這裏距核心爆點只有三四十米,“周圍有六七輛消防車,全毀了。”“‘哪個支隊的’,我問了幾遍,才聽到‘開發’兩個字,聲音極其微弱。還活着!”張大鵬講起搜救到周倜的情景,泣不成聲。
確定傷者還活着後,張大鵬立刻向指揮部彙報。14日7:40,指揮部內接到報告的開發區支隊防火處監督科科長張建輝,立刻聯繫120前往現場。二十多分鐘後,周倜被送到泰達醫院急救科。初步檢查後確定生命體徵平穩後,轉入耳鼻喉科進行腦部、胸部等全身影像檢查,發現胸部有挫傷,就送入了胸科普通病房。“醫院馬上組織專家會診,要求不惜一切代價確保戰士的生命安全。”張建輝告訴記者。
12:50,記者見到了正接受腿部縫合的周倜。他的主治醫生、泰達醫院胸外科主任李林告訴記者,周倜目前神志清醒,生命體徵平穩,不需要手術;主要是胸部閉合性創傷、肺挫傷、小腿開放性創傷,顏面外傷,但同時有縱膈氣腫,如果情況嚴重,可能需要引流,甚至開胸手術。據張建輝介紹,如果胸科會診結果不好,需要手術的話,可能會轉院到胸科醫院。
“周倜醒過來後,第一句就問:‘瑞海物流的火滅了嗎?’我們的戰士醒來後,不是問火滅了嗎,就是問戰友怎麼樣了。”話一出口,張建輝的眼淚就下來了,“每個失聯的戰士都有生還的希望,我們不會放棄。”
周倜得救了,救他出火場的張大鵬還奔忙在救火一線。“我答應過戰友家屬,要把他們每一個都背出來。”哽咽的聲音說着堅定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