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縣長王洪海:建設“京津都市圈慢調複合之城”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北方網 作者:霍豔華 張宏彬 楊駿程 編輯:張宏彬 2016-08-23 07:44:00

內容提要:爲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十屆九次全會的部署,全面展示各區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加快建設的思路舉措和進展成效,北方網特別策劃《聚焦新動能》欄目,本期對薊縣縣長王洪海進行了專訪。

  主持人:如何使整個區域在環境建設上實現“協同發展”?

  王洪海:現在看薊州區有很大的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薊州區發展旅遊的資本,薊州區發展旅遊離不開“山、水、綠”。

  保護好山,我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過去曾有49個公司進行開礦,大部分山體遭到破壞。近年來,我們下大功夫,取締了一些公司,保護了山體。但還有一些不法之徒,盜取山石,破壞山體,我們要出狠招,嚴厲打擊。二是要加快礦山創面的修復。目前已啓動了礦山創面修復工程,實施科學修復,全面推進老礦區治理。

  保護好水,圍繞天津市民“大水缸”保護,水庫邊周圍的居民進行了搬遷,大家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水質得到很好的保護。

  我們在於橋水庫周邊展開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文明生態村建設、畜禽養殖技術改造、林草溼地等一系列生態治理工程。截至目前,畜禽養殖“生態牀”已累計改造38萬平方米;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方面,已種植金銀花、藍莓、核桃、設施蔬菜等高效農作物8萬多畝。同時,強化污水的治理,羣衆的生活污水、產業污水,一定要及時處理,達標排放。

  保護好綠,薊州區北部山區林木綠化率達到79%,全域的綠化率超過了50%。但是從生態、從資源的角度來講,還要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堅定不移把山區的綠保住,並不斷地豐富。二是要充分利用好國家儲備林政策,利用這個機會把平原和山區、水庫南岸、城鄉交接的地方做好綠化。三是城區的增綠工程。城區綠化綠量小,不夠豐富,能插綠的地方還太多太多。我們都要合理規劃,一定要把城市的綠量增上去,給子孫後代好的環境資產。

  主持人:薊州區是有名的魚米之鄉、瓜果之鄉。薊州區如何調整種養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王洪海:薊州區打造全域旅遊的概念,政府要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全域旅遊的概念上實現創新:

  東部庫區,着力打造高效生態經濟作物區,重點發展了核桃、藍莓、金銀花、綠色蔬菜等生態農業,像藍莓的收益非常好,剛下來的價格在每斤240元左右。

  西部片區是苗木花卉產業區,年交易額10億多元,是面向京津冀、輻射“三北”的苗木花卉集散地。

  在南部片區的沃野平川,打造優質綠色蔬菜區,在上倉鎮、侯家營等地發展農業觀光休閒度假基地,通過土地流轉等,讓農民的收入疊加,打造“旅遊+”的概念。

  北部山區打造休閒農業區,將農業與旅遊相結合,春季遊客可以到果園踏青賞花,秋季遊客可以採摘各種新鮮果品。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