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反覆強調“綠水青山”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王子暉 編輯:鄭津 2017-06-05 10:04:59

內容提要: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十八大以來多次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場合反覆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爲您梳理解讀。

  十八大以來,有一件事,習近平一直強調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這件事就是生態環境保護。他明確指出,“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爲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4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西考察。這是4月19日傍晚,習近平來到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考察。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綠水青山——提升全面小康質量的“金山銀山”

  “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習近平如此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背後是深沉的民生情懷。

  生態環境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2013年4月,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就曾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但也承擔了資源環境方面的代價。當下,人民羣衆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習近平這樣指出。在他眼中,生態環境與人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能否解決生態破壞嚴重、生態災害頻繁、生態壓力巨大等問題,直接關係着人民羣衆對全面小康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對如何更好造福人民、提升全面小康含金量的思考。習近平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歸納起來就是要順應人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

  正如他在2014年APEC歡迎宴會上致辭時所強調的,“希望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讓孩子們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這也是中國夢中很重要的內容”。

  近幾年全國兩會上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生態環境保護是習近平最爲關心的話題之一,總是詳細詢問、反覆叮囑,心中的牽掛溢於言表。

  2014年,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習近平連問“珠三角現在PM2.5是多少”“廣州市對機動車限行限購嗎”“東江的水質怎麼樣”,件件事關綠水青山。

  2015年,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習近平對“藍天指數”格外關注,追問空氣質量優良的能佔多少,強調不能只靠“借東風”,強調事在人爲。

  2016年,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習近平語重心長地說,“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一再要求青海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2017年,習近平又接連在上海、新疆等代表團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突出強調。

  人民的期盼,就是習近平的關切。他不只一次說,“我們要下定決心,實現我們對人民的承諾”。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調研。這是5月23日下午,習近平在上甘嶺林業局溪水國家森林公園視察時,叮囑林場工作人員一定要把森林資源保護好。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綠水青山——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爲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戰略位置。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再次闡述了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強調要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將“中國美麗”並列其中,協同推進,體現的正是習近平對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決斷。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民族未來。“我國生態環境矛盾有一個歷史積累過程,不是一天變壞的,但不能在我們手裏變得越來越壞,共產黨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意志。”習近平心繫生態環境保護,更是要爲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2017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進行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主題是“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指出,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他強調,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

  中華文明已延續了5000多年,如何再延續5000年直至實現永續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就是習近平給出的答案,也是習近平對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諧平衡思想的深刻理解。

  習近平強調,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爲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爲人民羣衆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頻繁到地方考察調研,每到生態地位突出的地方,他都要就此重點強調。

  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冒着零下三十攝氏度的嚴寒,來到已全面停伐,正處在艱難轉型期的內蒙古阿爾山林區。習近平鼓勵大家說:“歷史有它的階段性,當時砍木頭是爲國家做貢獻,現在種樹看林子也是爲國家做貢獻。”

  2015年1月,習近平在雲南考察調研時,專程來到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考察洱海溼地生態保護情況。他和當地幹部合影後說:“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乾淨清澈。”叮囑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2016年8月,習近平考察青海時,驅車來到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視察,聽取生態移民搬遷等情況介紹。考察期間,習近平強調,青海生態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須擔負起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責任。

  ……

  抓保護,就必須定紅線。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嚴肅強調,“要精心研究和論證,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態紅線,如何從制度上保障生態紅線”“列入後全黨全國就要一體遵行,絕不能逾越”。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又進一步指出,“加快構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青海調研考察。這是8月23日上午,習近平在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村民呂有章的新家瞭解自來水使用情況。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轉化爲“金山銀山”

  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更深層的內涵和境界,關鍵在“就是”二字。習近平意在揭示,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揺錢樹,生態優勢也是經濟發展優勢。

  “十三五”時期,厚植髮展優勢、破解發展難題,必須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以綠色發展爲引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將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上,實際上就是培育新結構、形成新格局的過程。

  生態環境的問題,往上追溯都是經濟發展模式的問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從前過多依賴增加物質資源消耗、過多依賴規模粗放擴張、過多依賴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發展模式。而目前經濟發展中最爲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又與這些落後的發展模式密不可分。

  因此,習近平大力推動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把發展的基點放到創新上來,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化解供需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提供更多有效供給。習近平說,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

  如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爲何習近平格外重視新興環保產業,爲何反覆強調“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

  2016年1月,習近平在重慶調研,佈局長江經濟帶發展時就突出強調了要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環保行動。他指出,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事關重慶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要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使重慶成爲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同年5月在黑龍江考察調研,習近平十分關注伊春上甘嶺林區轉型發展,他仔細查看藍莓、榛果、木耳、蘑菇、木雕、藥材等生態經濟開發區發展情況,對林業工人們表示,“只要勤勞肯幹,守着綠水青山一定能收穫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引領中國朝着綠色經濟轉型,也引領着中國發展邁向新境界。

   原標題: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反覆強調“綠水青山”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