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隊員憶汶川地震:直面死亡 更懂生命意義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 編輯:鄭津 2017-07-25 16:17:53

內容提要: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張炎松不到20周歲,是個入伍不足2年的新兵。在那場重大災難的救援中,他和戰友連續奮戰了58個日夜。此後,他又先後參與了多次國內地震救援工作,談到自己的救災經歷,張炎松說,這些年最大的感觸就是更懂得生命的意義了。

  【網絡媒體國防行】救災隊員憶汶川地震:直面死亡更懂生命意義

  中新網7月25日電(記者張尼)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張炎松不到20周歲,是個入伍不足2年的新兵。在那場重大災難的救援中,他和戰友連續奮戰了58個日夜。此後,他又先後參與了多次國內地震救援工作,談到自己的救災經歷,張炎松說,這些年最大的感觸就是更懂得生命的意義了。

  張炎松中新網記者張尼攝

  張炎松出生於1988年,湖南常德人,目前是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的一名上士。雖然還不到30歲,但是他已經參與了2008年汶川地震、2012年的寧蒗地震和昭通地震等多次重大災害救援工作。

  『2008年以前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地震,第一次見到災後的場景,確實被嚇到了!』張炎松回憶說。

  『5·12』地震發生那天,張炎松在成都進行培訓學習。接到任務後,他所在的救援隊伍在第二天凌晨就趕到了災區之一——德陽市漢旺鎮。

  『我們負責一所小學校的救援工作,強震造成樓體坍塌,不少孩子被困在裡面,我們趕到時,很多家長已經在廢墟旁守了一夜,有些孩子沒能橕到我們來就走了。』9年前的場景,張炎松至今歷歷在目。他說,當老百姓看到他和戰友們趕到時,激動地鼓起了掌,口中喊著『解放軍來了!解放軍來了!』

  雖然當時缺乏專業工具,但是張炎松所在的救援隊伍還是通過與地方協調,調來了挖掘機等設備,迅速展開救援工作。

  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開展地震救援演練中新網記者張尼攝

  『當我們成功把被困孩子救出的時候,有家長直接跪在了我們面前,那一刻真的意識到我們做的工作有多麼重要。』張炎松說。

  在災區,張炎松和戰友連續工作了58天,特別是剛抵達災區的前3天,為了抓住黃金救援時間、與死神賽跑,救援隊員基本3天3夜沒有合眼,張炎松本人也一度因為體力透支而暈倒。在這次救災工作中,張炎松一共成功救出了6名幸存者。

  經過汶川地震的洗禮,張炎松的地震救災經驗逐漸豐富,作為國家級地震救援隊的成員之一,他此後又參與了多次國內抗震救災工作。

  張炎松說,其實在救災現場,救援人員能夠找到的,更多的是遇難者的遺體。

  當他第一次觸碰到遇難者冰涼的身體時,纔意識到原來死亡離自己如此之近。而在救災現場無數次直面死亡,也讓他對生命的意義有了重新思考。

  『人的生命其實很脆弱、很短暫,你不知道災難會在什麼時候降臨。所以,對於很多事情應該看開一些,人活著的時候應該乾自己喜歡乾的事情,盡量讓自己和家人開心快樂,別留什麼遺憾。』張炎松說。(完)

   原標題:救災隊員憶汶川地震:直面死亡 更懂生命意義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