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蒼南:一人戲班萬家歡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章文 編輯:曲璐琳 2018-02-17 10:38:28

內容提要:『好!好!』只見戲臺上一頭吊睛白額大虎騰躍猛撲、閃身甩尾,緊接著頭戴一頂紅纓氈帽的武松揮棍登場,閃躲、跳躍、揮拳擊虎。春節期間,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靈溪公園民間藝術館裡的喝彩聲不絕於耳。這老虎和武松都非血肉之軀,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溫州市蒼南縣單檔布袋戲人物角色的『替身』木偶,但此時的它們似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全靠藝人的一雙巧手。

  “好!好!”只見戲臺上一頭吊睛白額大虎騰躍猛撲、閃身甩尾,緊接著頭戴一頂紅纓氈帽的武松揮棍登場,閃躲、跳躍、揮拳擊虎。春節期間,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靈溪公園民間藝術館裡的喝彩聲不絕於耳。這老虎和武松都非血肉之軀,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溫州市蒼南縣單檔布袋戲人物角色的“替身”木偶,但此時的它們似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全靠藝人的一雙巧手。

  “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是蒼南布袋木偶戲戲棚上的一副經典對聯,也是它最為形象的寫照。流傳於蒼南閩南方言區的單檔布袋木偶戲,是一種獨特的民間戲曲表演形式。一座可由一個人挑著走的小戲臺,內坐一個藝人,操縱數十個小木偶,手、腳、嘴巴並用,便能熱熱鬧鬧演出一臺戲。

  布袋戲起源於何時有多種說法,但行業內稱單檔布袋戲為“中國木偶戲的活化石”。聽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吳明月先生所描述,上世紀70年代,只要是春節前後,活躍在村頭巷尾的布袋戲隨處可見。富有節奏的鑼鼓聲,倍感親切的閩南鄉土唱腔,熱鬧紅火,布袋戲臺附近還有燒點心的,賣油條的、炸油餅的、攪麥糖的、削甘蔗的……這幅歡樂的景象,一直要持續到農歷二月底的開春之前。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爾白先生、黃朱璜先生都是靈溪派布袋戲的傳承人,出身布袋戲世家的吳明月是他們的師叔。黃朱璜先生精於制作木偶遠近聞名,他常用的木偶就多達200多個,將自己的愛好做成事業是他最歡喜的事,“以前一年能演兩百多場,如今一陣子沒唱我喉嚨就癢得慌”。

  所謂“一人戲班”,指的就是操縱木偶,音樂伴奏,生、旦、花、丑、雜五種人物角色的道白和唱腔,均由一個人來完成,可想而知,這種表演飽含著高超而嫻熟的技藝性成分,這也正是單檔布袋戲富有觀賞性和表演難度的體現。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傳代是五鳳派布袋戲的代表,雖派別不同,但兩派的老先生們都是彼此最真摯的老朋友,他們互相切磋,志同道合。劉傳代老先生憶起從前,待農事暫歇、偶有餘閑,鄉裡的百姓們最期待的就是看他們演布袋戲。坐在掛著幕布的後臺,那種一人掌控全場的篤定和得到肯定的興奮感讓他至今難以忘懷,“觀眾反響越熱烈,我演得就越賣力”。

  曾經紅火的蒼南單檔布袋戲,也未能抵擋時間的流逝。由於演出市場滑坡,學布袋戲的人漸漸少了,“我最擔心的是今後單檔布袋戲藝術無法傳承下去,很快會在蒼南大地上消失。”陳爾白先生最渴望的便是這中國文化藝術的瑰寶能得以代代傳承。

  如今單檔布袋戲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在春節期間帶著孩子前來看一場妙趣橫生的布袋戲,看著孩子們好奇又渴望的眼神,一人戲班萬家歡的景象已然愈加鮮活起來……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