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敢先行真先行 深化改革開放和試點試驗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日報米哲 劉平 徐麗 李國惠 編輯:曲璐琳 2018-03-08 08:12:45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先行區』,這是中央對天津的定位,更是賦予天津的重任。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開放要再擴大。』

  天津北方網訊:“改革開放先行區”,這是中央對天津的定位,更是賦予天津的重任。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開放要再擴大。”

  “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有效激發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造力。”出席全國兩會的天津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緊緊圍繞“先行”,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和試點試驗,加快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敢先行、真先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和標志性成果。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集中財力辦大事

  談到財稅管理新轉變,全國人大代表、市財政局局長苑廣叡介紹,為落實全市“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和“天津八條”實施,我們全面實行地方涉企行政事業性“零收費”,促進海河產業基金、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基金做大做強。“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苑廣叡同時說,要建立更為嚴格的部門結轉結餘資金清收機制,發揮財政資金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集中財力辦大事。

  苑廣叡表示,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市財政局在努力探索路徑。比如,完善對功能區和高端高質產業的扶持辦法、深化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創新財政投融資機制、加快健全地方稅體系……“為提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我們要全面實施績效管理,與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深度融入,強化源頭管理,切實減少調整變更。”苑廣叡同時建議,要嚴格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約束,加強對各類債務實時動態監控和提前預警,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濱海新區

  激發改革創新原動力

  “我們就從開發區和保稅區處級乾部競聘結果張榜公示說起。”全國人大代表、濱海新區區長楊茂榮這樣回答記者:不擔當不作為坐不穩位子──這是繼功能區體制改革後新區打出的又一張牌。

  用楊茂榮的話說,濱海新區設立本身就是改革創新的產物,因改革而生,隨改革而進,這是新區的“根”和“魂”。一些成功經驗已在全國復制推廣:新區行政審批局整合原18個部門216項職責,審批印章由109顆變為1顆,超150項可一日內完成審批。

  “當然也還存在體制機制不暢、思想解放不足、產業相互‘克隆’‘撞車’等問題。”楊茂榮說,這更成為我們激發改革創新的原動力。下一步,要持續深化功能區體制改革,以經濟管理和投資服務為主要職能,實施增量激勵考核辦法,把能放的權力全部下放,徹底為功能區“卸包袱”。要打破乾部“能上不能下”僵局,實行處級乾部競聘上崗,為經濟主戰場找到作風過硬、能打善戰的“主官”。要加快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通過開放式創新,猶如一塊磁石吸引全球資源要素集聚新區,真正打造改革開放先行區。

  建立鏈條式監管體系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現在改的不再是之前‘明顯不合理’的審批事項,而是實實在在的‘硬骨頭’。但‘骨頭’再硬也要‘啃’。”全國政協委員、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石玉穎說,作為市場監管部門,要更加注重事中事後監管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建立健全以信用監管為核心,建立信息公示、風險分類、隨機聯查、結果告知、聯合懲戒“五環相扣”鏈條式監管體系,提高對市場秩序的總體控制力。

  石玉穎建議,一是擴大信用信息公示覆蓋面,全面對接市行政執法監督平臺、行政審批平臺,將信用信息覆蓋范圍延伸到學校、醫院等社會組織。二是優化信用風險分類,出臺《市場主體信用風險修復程序規定》,建立完善的信用修復機制。三是推動“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建成各監管領域隨機抽取模塊,實現對市場主體資格資質、市場經營行為、產品質量監督等職能領域的全覆蓋。四是擴大對市場主體告知事項范圍,提示企業履行主體責任。五是推動聯合激勵懲戒機制全面落地,制定信用紅黑名單管理辦法,強化對政府部門聯合激勵懲戒措施的考核,真正實現“守法經營一路綠燈,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津雲”新聞編輯曲璐琳)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