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代表團審議監察法草案側記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李川 徐麗 編輯:曲璐琳 2018-03-15 08:53:58

內容提要:連日來,天津代表在審議監察法草案時一致表示,制定監察法作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必將推動反腐敗工作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堅持走中國特色監察道路的創制之舉

  ──天津代表團審議監察法草案側記

  天津北方網訊:“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事關全局的重大決策部署。”

  “這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監察道路的創制之舉。”

  “這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

  連日來,天津代表在審議監察法草案時一致表示,制定監察法作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必將推動反腐敗工作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強化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也是最大的制度優勢。全國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鄧修明表示:“制定監察法,就是通過國家法律把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機制固定下來,為奪取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監察委員會職能、職責有哪些?鄧修明作了進一步解釋:“監察委員會是實現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政治機關,不是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監察委員會既有依法懲治的具體規定,也有抓好教育預防的明確要求,體現的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可以說,除了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監察委員會大量的工作是日常拉拉袖子、提個醒,防止小錯誤變大錯誤。”

  “去年,中央部署在全國推開試點工作後,天津切實把監察體制改革擺在重要位置,把推進試點工作作為檢驗‘四個意識’、強化政治建設的重要標准,蹄疾步穩推進改革工作。”鄧修明介紹,市、區兩級監察委員會成立後,抓好人員全面融合,推動形成“進一家門、成一家人、說一家話、乾一家事”的意識;全要素試用調查措施,目前已對9人采取留置措施;一手抓改革不放松,一手抓反腐不松勁,今年1至2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立案528件,處分492人。

  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監察法草案豐富了反腐敗工作的科學制度體系。”鄧修明說,監察法草案通過制度設計,補上目前行政監察范圍過窄的短板,全面填補國家監督的空白,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不斷強化黨和國家的監督實效,真正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全國人大代表、寧河區委書記王洪海認為,把所有公職人員都“納入進來”,對於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具有劃時代意義。“作為黨委,要發揮好主體責任,作為黨委書記,要發揮好第一責任人責任。監察法通過後,我們將把區內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范圍劃定出來,向他們率先宣講普及監察法。”

  王洪海表示,草案中將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納入監察范圍,十分必要,有利於更好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比如,村乾部是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但存在一些非黨員。將其納入監管范圍後,對淨化基層風氣、帶動鄉村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為特邀監察員,通過參加監察活動,我切身感受到了近年來天津抓正風肅紀前所未有的力度,感受到了乾部作風的轉變。”全國人大代表、華星北方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響對監察工作並不陌生。這次審議監察法草案,他也十分關注“全覆蓋”這個詞。“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監察法草案明確了監察機關的監察范圍,實現對行使公權力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在他看來,監察法的制定,讓權力的籠子紮得更緊、更牢。

  依法推動監察工作全面展開

  “監察法通過後,我們將在全市紀檢監察系統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進一步細化有關制度措施。忠誠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以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效回應人民群眾關切,鞏固黨執政的政治基礎。”鄧修明說。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李響建議,監察法通過實施後,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不照本宣科、不生硬灌輸,而是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特別是通過鮮活例子和故事來普法,更好地營造反腐敗的法治氛圍和社會氛圍。

  代表們紛紛表示,監察法通過後,一定要加強學習宣傳教育,作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為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推動黨風政風社風持續向好貢獻力量。(“津雲”新聞編輯曲璐琳)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