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工程師羅寨玲:幫助農戶拓寬致富增收路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日報陳忠權 編輯:侯靜 2018-04-02 08:06:06

內容提要:『機子不要開得太快,深松一定要到達土層下30厘米處,這樣纔能讓莊稼的根紮得深。』在武清區王慶坨鎮道溝村一塊農田裡,武清區農機發展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羅寨玲正在指導農機手開展土地深松。 

羅寨玲指導農機手春耕

  天津北方網訊: 春暖花開,桃紅柳綠,春耕生產全面啟動。

  『機子不要開得太快,深松一定要到達土層下30厘米處,這樣纔能讓莊稼的根紮得深。』在武清區王慶坨鎮道溝村一塊農田裡,武清區農機發展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羅寨玲正在指導農機手開展土地深松。 

  『機子再慢一些,這是種鮮食玉米的地塊,要把土層深松得像面包一樣松軟,纔能確保鮮食玉米長得壯、長得好。』羅寨玲再次叮囑農機手。

  1997年,羅寨玲大學畢業,進入武清區農機局工作。

  雖然是一名女大學生,但她每天都要下地到農機戶家裡搞調研,幫助購買新農機具;在田地裡指導農機手正確作業,提高機收機播效率。羅寨玲勤學苦鑽,業務精良,很快就成為了武清區農機局的一名業務骨乾。

  武清是農業生產大區,糧食播種面積近120萬畝,每年農作物秸稈產量190萬噸。過去農戶大多焚燒秸稈,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為解決這些問題,羅寨玲及時組織實施了『小麥秸稈粉碎拋灑機械化技術』項目,讓全區小麥聯合收割機全部安裝了秸稈粉碎拋灑裝置。2017年,武清區45萬畝小麥秸稈實現了全量化利用,秸稈焚燒火點為零,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空氣質量,凸顯了農機生產在降成本、增效益、添綠色、可持續方面的突出作用。

  多年來,羅寨玲還組織實施了『旱作農業蓄水保?機械化技術』等多個部、市、區級示范推廣項目,示范推廣了小麥、玉米免耕覆蓋播種、機械化深松、秸稈粉碎機械化還田及秸稈打捆等10多項新技術,推廣新機具3000多臺套。

  談起羅寨玲,武清區上馬臺鎮雨成農機合作社社長魯全剛豎起大拇指:『她可幫了我們合作社大忙!我們農機合作社承包2500畝土地,種小麥與青貯玉米。青貯玉米以前靠人工收獲,每畝成本300元。羅寨玲建議購買青貯收割機收獲,可節省人力成本。在她的幫助指導下,我們購買了2臺大型收割機,收獲費用每畝降為150元,僅此一項就節省37.5萬元,讓我們合作社社員們增收致富。』

  2017年,羅寨玲當選為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黨代表;同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最美農技員十佳標兵』。榮譽的取得,來自她辛苦的付出。

  如今,羅寨玲已過不惑之年,但她依然全身心撲在農機生產上。『現在溫室大棚發展迅速,但主要靠人工勞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迫切需要機械化生產。我正在跟農機廠家溝通,盡快為溫室大棚種植戶引進一些小型農機具,幫助他們增收致富!』羅寨玲堅定地表示。(津雲新聞編輯侯靜)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