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病人心中的好醫生張耐醫生
相信很多病人及家屬在收到醫院癌癥確診函的一刻,內心都是無比恐慌和不安的。在那一刻,一個家庭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醫生身上。醫生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一份關懷、一聲囑咐,對病人及家屬的意義已經不單單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蘊含著決定生死的希望。
我就是這眾多家屬中的一員,人生中第一次感覺自己手足無措,經歷了種種恐慌、緊張、不安和奔波後,最後到能夠從容的接受和樂觀的陪伴。我的父親在2016年4月初被確診為肺鱗癌,馬上要退休的他突然面臨這樣一場判決,內心有多崩潰和恐慌可想而知。從未輸過液和住過院的他在北京做了右肺切除手術後又經歷了四次痛苦的化療,身體恢復得很好。本以為得到了命運之神的眷顧,不料手術一年後再次被確診腦轉移。這對一個本來充滿希望的家庭來說,又是晴天霹靂。我克制著內心的慌張和不安,鎮定地帶著父母回到天津,開始了北京天津各大三甲醫院的諮詢和治療中。因為父親頭部是單發腫瘤,因此醫生最初是建議做射波刀的。在經歷了一次開胸手術後,我們心裡都明白手術對身體元氣的損傷非常大,我們更希望能夠保守治療。但有時候,命運就是喜歡捉弄人,當一切准備就緒的時候,放射科主治大夫告訴我們父親頭部的腫瘤是囊性的,做射波刀可能完全無效。如何抉擇?因為當時父親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我們聽從肺內科主治大夫的建議,放棄射波刀,靜觀其變。然而,病情發展的速度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兩周後父親突然在家摔倒,緊接著走路往右偏,惡心嘔吐和頭暈頭疼。於是,我又開始了各大醫院的奔波,中國醫腫、天津環湖、北京天壇、301醫院。最後經人介紹去了天津總醫院,楊學軍主任看完片子詳細跟我溝通了父親的病情,建議盡快住院接受手術,否則非常危險。
面對父親這樣一個突發的狀況,作為家屬,我們完全沒有料到,也沒有想到會發展的如此之快。第二天我就帶著父親到神經外科住院部找到楊學軍主任團隊的主治醫生張耐醫生辦理住院等相關事宜。張耐醫生耐心地跟我詢問父親的病情,厚厚的一沓夾雜著CT和核磁的片子,他一張一張細細查看,詳細地進行記錄。差不多轉天就為父親確診了病情並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並與我們家屬進行了及時的溝通,讓我們六神無主的心踏實下來。然而這個時候父親依然不願意接受開顱手術,我能理解他擔心手術後可能會導致癱瘓等等讓他無法接受的後果。但是他病情發展之快讓醫生不得不決定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否則他因為惡心嘔吐無法進食最終會被活活餓死。在我們家人都勸說不通的時候,又是張耐醫生俯下身與我父親談心,告訴他個中厲害關系,也給他講述了現代嚴謹高效的手術技術,等等,來讓他安心放心。最終,父親同意配合治療、接受手術。
通過5天輸液消炎後,我們迎來了手術日。手術前需要簽訂各種通知書和告知書。面對未知的風險,那個時候家屬的心情是最焦慮的。但是張耐醫生不僅給出了專業的介紹和分析,而且耐心地進行疏導和答疑。手術過程更加地漫長和復雜,父親從早晨7:30推入手術室到晚上8:00纔出來。我們家屬在外面經歷了12個小時的煎熬,張耐醫生他們在手術臺上奮戰了整整12個小時。看過《人間世》後,我特別能夠體會和理解外科大夫們的心情和狀態。不敢有一絲懈怠、不敢有一絲放松,這是對體力、耐力和精神的三重考驗。可喜的是,父親的手術非常成功。父親被送入ICU後,張耐醫生又帶著一身疲憊跟我們家屬溝通手術的情況,這個時候我纔得知父親的腦瘤外殼非常硬,長得很深,邊界不清晰,接近腦乾,手術非常非常難做。這完全歸功於醫生們的醫術、努力和堅持。
父親順利地闖過了第二次難關,這真的要感謝楊學軍主任、張耐醫生和他們的團隊。忘不了張耐醫生分析討論病情時的投入,忘不了他手術前後耐心認真的查房和親切問詢,忘不了他加倍的耐心醫治和與我們溝通,忘不了護士們的精心護理。這讓我們更加真切地了解了什麼是高尚的醫德,什麼是精湛的醫術。醫者仁心、“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高尚醫德被他們完美地詮釋了。
我是含著淚回憶並寫下上述經歷的,因為我的父親其實並不幸運,他在經歷了兩次大手術和七次化療後,仍然痛苦地離開了;但我想說他又是幸運的,因為這一路治療的過程中遇到了這麼多好的醫生和護士,特別是天津總醫院神經外科的張耐醫生。作為家屬,我由衷地發自內心的感謝和感恩。在這個醫患緊張的時代,我慶幸我們有緣得到了張耐醫生的醫治和關懷。同時,我也感謝所有的醫護人員,感謝你們無私的付出和堅守。謝謝!
患者家屬:瀟珊
2018年5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