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生推薦: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張朝暉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尹辰辰 2018-07-13 10:09:24

張朝暉,男,54歲,中共黨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瘡瘍病學學科帶頭人,天津市中醫糖尿病足專病學術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周圍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瘍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榮獲全國抗震救災醫藥衛生先進個人及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

1.抗震救災,勇於擔當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地震,張朝暉主任臨危授命,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前往災區,幫助開展醫療救治指導工作,以一位醫生的天職去救死扶傷,抗震救災。

張朝暉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便感到災情的緊迫和責任的重大。此時的張朝暉,完全把危險和勞累置之度外,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不分晝夜地奮戰了十天,為了解決都江堰災後的重傷員的救治和指導現場醫療救治,他又親臨都江堰在那裡48小時連續奮戰,及時處理了多名外傷感染傷口不愈合的病人。張朝暉醫生說,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名醫生,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牢記,救死扶傷在大災大難面前要挺身而出,為人民獻出一切力量。

2.服務病患,甘於奉獻

作為有著豐富經驗的中醫外科主任醫師,張朝暉的門診擠滿了絡繹不絕前來求治的患者。患者中多以老年人為多,行動不便且病情復雜,為了縮短病人就診時間,同時不降低診療質量,張朝暉經常提前來到門診,連續奮戰,加班加點。前來就診的很多患者由於糖尿病足壞疽感染較重,診室空氣臭穢,令人唯恐避之不及,而張朝暉從不在乎這些,無論多麼嚴重臭穢的肢體,都要在保證自身與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親自診察,確保患者能夠得到最精准的治療。經常為了節約時間,避免上廁所,出門診時從來不喝一口水,久而久之患上了腎結石,時有腰痛發作,但即便如此,張朝暉仍然沒有耽誤過一次門診,沒有少看一個病人。

張朝暉還積極參加社會各種義務幫扶活動,作為中國傷口治療師志願者成員自費到貴州等地進行幫扶活動,並將先進的治療理念傳播給兄弟醫院及基層衛生單位,先對內丘、易縣、唐山等地中醫院進行對口幫扶,促進其臨床技術提高。

3.傳承創新,繼往開來

張朝暉主任經常說,科室的發展需要一個團結的團隊。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一名科室主任,張朝暉全身心撲在了團隊的建設中,確立了以“津沽瘡瘍學術流派”傳承創新的思路,對糖尿病足、瘡瘍、周圍血管病、肛腸、傷口五大專業方向進行了明確的規劃,根據每位醫師的個人特點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發展方案,鼓勵團隊成員奮發進取,並毫無保留地將個人多年經驗悉數貢獻出來,為團隊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因為張朝暉主任這種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精神,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外科在傳承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迅速發展,被評為首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瘡瘍病學重點建設學科。

4.學無止境,勇攀高峰

張朝暉身為教授,雖然事業有成,學術地位在國內有較大影響,但他仍不滿足目前取得的成績,“繼續提高”是他經常使用的詞匯。張朝暉經常與國內同行、下級醫生、患者、家屬及工作人員進行探討及交流,從不同角度的彌補自身不足,同時每周組織科內醫師進行業務學習,認真執行三級查房制度,每晚上網查閱國際最新醫療動態,通過點點滴滴的細節不斷完善自我,提高業務水平。同時,他不顧年過半百,以求知若渴的精神拜多名老中醫為師,每周抽出自己寶貴的個人時間跟診抄方,汲取中醫的精華,進一步詮釋了一名醫生銳意進取、勇攀高峰的真諦。

張朝暉用年年如一日的實際行動,恪守著醫者的操守,詮釋著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從醫30年來,堅守臨床一線,孜孜不倦,勤奮忘我地工作,始終堅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堅持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用高超的醫術、高尚的醫德、 高度的責任解除患者的病痛,贏得了患者的愛戴、同行的尊敬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