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大都知道,五花八門的軟件、APP經常會出現“系統昇級”或者“版本更新”的提醒,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而近日,網上一張疑似微信系統更新的簡介圖片引發了大量用戶的關注。這張被冠以“微信系統7.0.X更新操作提示”的圖片,有著和微信一致的LOGO和配色,並配有文字說明,稱“本次更新:將新增朋友圈來訪功能,告訴你他來過;同時新增朋友圈停留時長功能,告訴你他來了多久。”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新版微信朋友圈將增訪客記錄功能? 官方回應:假的
雖然是假的,但還是引起網友們的大討論:
拒絕派:讓人沒有了隱私,堅決抵制
期待派:訪客記錄可以讓我們注意到那些真正關心自己的人
無所謂派:沒什麼特別關注的人
暗戀派:偷偷關注著他(她)
為何大家如此關注朋友圈訪客功能?
用過QQ的人都知道,如果對方來了自己的空間,空間中就會記錄是誰在什麼時間點來訪的。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有不少人並不敢去看自己在乎的人的空間。因為,這會讓對方察覺到自己在關注他。
微信的朋友圈則沒有這種煩惱。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人們喜歡使用微信的原因之一。朋友圈曾是微信最熱門的功能,是最紅火的社交場、繁華地,人們熱衷於用它表達自我、獲取信息、溝通關系。
瀏覽軌跡屬隱私 平臺不應無視
有法律學者表示,目前互聯網社交平臺中用戶的閱讀記錄被反饋的功能類似於傳統電子郵件中的“收到信件的自動回信”。而不同的地方在於電子郵件的閱讀反饋是否顯示,其決定權在於收件人,但目前多個網絡社交平臺的閱讀反饋卻成為了發送者掌握的權利,既不符合用戶自由選擇的原則,也涉嫌泄露用戶數據隱私。筆者認為,網絡瀏覽的行為屬於隱私的范圍,要把推出機制和無痕瀏覽體質讓用戶自己去選擇,不能強制用戶用新功能,不能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自己的軌跡暴露給別人,未經用戶本人同意,不可以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