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鄉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城市轉型 :百年煤城 煥發青春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孫超 編輯:鄭津 2019-05-06 10:23:44

內容提要:有著121年歷史的江西萍鄉安源煤礦井口——總平巷,礦車吞吐不息。相距不遠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處,百年前種下的樟樹依舊蔥蘢。從工人運動和秋收起義的歷史中走來,萍鄉因煤而盛,也曾因煤而困,如今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產業發掘新動能,生態甩掉舊帽子,城市煥發新容顏。『萍鄉找到了轉型發展的新方向、新動力,發展理念和思路為之一變,發展路徑、發展空間也為之一新。』萍鄉市委書記李小豹說。

  有著121年歷史的江西萍鄉安源煤礦井口——總平巷,礦車吞吐不息。相距不遠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處,百年前種下的樟樹依舊蔥蘢。

  從工人運動和秋收起義的歷史中走來,萍鄉因煤而盛,也曾因煤而困,如今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產業發掘新動能,生態甩掉舊帽子,城市煥發新容顏。“萍鄉找到了轉型發展的新方向、新動力,發展理念和思路為之一變,發展路徑、發展空間也為之一新。”萍鄉市委書記李小豹說。

  卸去包袱,洗淨沈?,這座百年煤城,正重新變得年輕。

  產業轉型 緊握創新金鑰匙

  產業園裡車水馬龍,廠區紅磚砌成的老煙囪依舊矗立。從1958年進入萍鄉電瓷廠,到上世紀70年代擔任廠長,再到1990年退休,92歲的劉良元親歷了這個百年老廠的轉型昇級。

  劉良元還記得,新中國成立後,當時的第一任廠長來到萍鄉電瓷廠,帶著一萬萬元人民幣用於恢復生產。“那時候的‘一萬萬元’,相當於後來的一萬元。國家太窮,只能自力更生。後來一步一個臺階,產品還出口到國外。”

  劉良元感慨萬千:“那時候的高水平產品,放到現在早就成小兒科了。如今的特高壓、新材料,我都看不懂了!”

  “國家電力工業水平的提昇,逼著我們也在提昇。”劉環忠是蘆溪縣上埠鎮民營電瓷廠員工裡第一批“吃螃蟹”的,“那是1995年,一萬元也能算一股,四五十個股東一合計,萍鄉環宇電瓷廠就算成立了。”

  從此之後,很多電瓷廠的老員工出來創業,更多的民營電瓷廠在上埠鎮“噌噌”冒出來。但在劉環忠看來,這樣的“小打小鬧”現在行不通了:“首先環保就不過關,且中低檔產品紮堆,遲早走進死胡同。”

  “到了2005年前後,我們這些人就想成立一個上埠電瓷商會,聯合起來搞研發、做市場,促進產業昇級。”萍鄉市海克拉斯電瓷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啟和接過話茬,“到省裡一匯報,當時有領導就說,你們是江西電瓷行業的代表,不如牽頭搞江西省電瓷商會,把全省產業帶起來!”

  轉型有組織,創新有章法。萍鄉電瓷行業經歷技術昇級,已擁有科技團隊500餘個,中低壓電瓷銷量佔全國市場份額75%以上。

  電瓷行業的蛻變,是萍鄉產業轉型發展的縮影。曾經的萍鄉,“黑、白、灰、紅、金”,煤炭、陶瓷、建材、煙花、冶金等五大產業全國有名。如今,僅在萍鄉市湘東區,水泥、煤炭等傳統產業規上企業數量就由71家減至47家,但產值卻由2010年23.78億元上昇到去年60.07億元。新型陶瓷材料、電子信息、環保等新興產業“小巨人”,正加速組成集群。

  生態修復 煤海今朝變花海

  2000多人的安源區略下村,田少煤多。上世紀90年代開始,38座小煤礦滿山滿崗。“都是三四萬噸的小礦。”村委委員鍾由萍說,“那時候發展心切,‘有水快流’,辦證采礦不是難事。”

  長期大強度開采帶來植被破壞、地表塌陷、粉塵污染。曾經的略下村,用鍾由萍的話說,男的不敢穿白襯衫,女的不敢穿白裙子。後來,國家對小煤礦關停整治,略下村的艱難轉型,從此開啟。

  政府帶頭,村民響應,以前年年砍樹,這10年來年年種樹。多年的禁采禁挖和植樹造林,讓山頭重新披綠,廢棄礦山和采礦塌陷區地質環境治理,讓土地重新堅實。

  如今的略下村,600畝沈陷區得到修復。因地下塌陷而消失已久的山泉,重新流淌起來。村裡將山泉引入池塘,周圍再建上涼亭和步道。大片的櫻花、杜鵑、紫薇組成的“陽光花海”鋪滿視野,“鮮花小鎮”初具模樣。略下村村民李加文過去是煤老板,如今他的苗圃裡,樟樹和桂花綠意盎然,苗木產業已輻射到其他縣區,下一步還要搞農業觀光產業。

  電廠、鋼鐵廠、鋁廠、水泥、造紙廠……大量高污染企業林立,曾讓湘東區面臨生態困境。湘東區委書記楊博回憶,“環境差到連很多當地人都不在區裡住。”

  現在的湘東區,省級森林食品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園、省級休閑農業示范縣等一個個金字招牌,成為環境蝶變的生動注腳。

  城市提昇 “海綿”治水提品位

  萍水河是萍鄉的母親河,也曾是萍鄉的痛點:每逢暴雨,萍水河主要支流五豐河水漫堤岸,衝進街道小區,周邊居民經常“看海”。

  “為什麼水會泛濫?因為沒有給水留出通道。”萍鄉市海綿城市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劉民說,內澇背後,是老城區生態空間匱乏、多年無序發展積累的城市病灶。

  今年清明節,在國外5年多的李東昇回鄉祭祖。親友在一家名叫“濱湖人家”的飯店為他接風。“這裡哪來的湖?”一肚子疑惑的他來到這裡,被不遠處五彩斑斕的玉湖公園驚呆了。五豐河沿岸不再“看海”的秘密,就在這裡。    

  劉民說,萍鄉處於湘贛兩省分水嶺,區域內並無大河流經。雨季洪澇,旱季乾旱的交替出現,一直是萍鄉難以解決的治水難題。2015年,國家開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萍鄉成為首批16個試點城市之一。“通過試點建設,萍鄉先天不足的水生態系統得到很好調整。”劉民說,萍鄉依托原有的“山、水、林、田、湖、城”自然格局,通過全流域尺度的“上截、中蓄、下排”,重塑城市的水生態系統。如今每到傍晚,萍水湖、玉湖、鵝湖旁,散步觀景的市民絡繹不絕。

  城市的水生態系統改造好了,處於末端的城市道路、小區內澇,得以治本。鳳凰街北橋外社區書記吳楠說,以前五豐河畔御景園小區居民“小雨穿雨鞋,大雨打赤腳”,如今五豐河不再泛濫,小區內部的雨水,則通過滲水瀝青和透水磚,進入地下管網,匯入生態水池。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