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起點『守魂人』鍾宜龍:一個是紅字 一個是心字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社 作者: 編輯:劉穎 2019-06-20 10:23:48

內容提要:一位老黨員為松毛嶺戰斗犧牲的無名烈士『守魂』60餘載……他就是今年91歲的鍾宜龍老人──福建省長汀縣南山鎮黨委一位退休乾部。有人慕名而來,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來訪者講述那段歷史:『我的人生兩個字:一個是紅字,一個是心字。』

  一位老黨員為松毛嶺戰斗犧牲的無名烈士“守魂”60餘載……他就是今年91歲的鍾宜龍老人──福建省長汀縣南山鎮黨委一位退休乾部。有人慕名而來,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來訪者講述那段歷史:“我的人生兩個字:一個是紅字,一個是心字。”

  鍾宜龍剛出生不久,親生父母就被反動民團殺害。後來,他被抱到了松毛嶺腳下的養父母家。

  1934年9月23日,松毛嶺保衛戰打響,處處硝煙彌漫,血肉橫飛。年僅6歲的鍾宜龍目睹了這場惡戰的慘烈。那一幕幕悲壯的情景,在他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雙方為爭奪一個山頭,時常展開白刃戰,終因敵強我弱,彈盡糧絕,紅軍撤離陣地,松毛嶺全線失守。從此,一萬多名紅軍將士和長汀地方武裝戰士永遠長眠於山嶺間。此役成為紅軍長征前在閩最後一戰,《長汀縣志》記載:“死亡枕藉,屍遍山野,戰事之劇,空前未有。”

  1934年9月30日下午,在距離松毛嶺不遠的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觀壽公祠前,萬人誓師會舉行,紅九軍團邁出了萬裡長征的第一步。鍾宜龍的養父鍾大廷也隨第九軍團出發,再也沒能回家──鍾大廷後來在江西與敵人作戰時犧牲。

  抗戰勝利後,鍾宜龍參加剿匪。當時,土匪藏在松毛嶺的一個山窩裡,為了逼土匪現身,戰士們在山上放了一把火。大火過後,土匪投降了,眼前的景象令他熱淚盈眶,唏噓不已──茂密的青草化為灰燼,露出漫山遍野的屍骨,這些都是當年在松毛嶺戰役中衝鋒陷陣英勇獻身的無名烈士。

  那一刻,鍾宜龍想起戰死他鄉的養父,頓時淚如雨下……

  讓英魂安定,這股信念像根一樣深深紮進他心裡。

  “後來幾年,我和黨員乾部、村民一有空閑就到山上去,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尋找,共收殮整理烈士遺骸3000多具。”鍾宜龍說。1953年,他發動村民、黨員乾部捐獻磚頭,在離村十幾公裡的松毛嶺半山腰建了一個兩米多高的烈士紀念碑。

  由於無從知曉這些烈士的姓名,鍾宜龍在這座烈士紀念碑上為英雄們刻上了統一的名字──“紅軍”。

  在松毛嶺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們,終有了靈魂安息之所。

  望著沈甸甸的“紅軍”二字,鍾宜龍心如刀絞。這些為了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身故後竟連名字都無人知曉。

  鍾宜龍決定為這些無名烈士“找名字”。但有的烈士家庭全部遇難,有的沒有登記入檔,查找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為了確認烈士身份,他走訪本村和鄰村幸存的老紅軍、“五老人員”,整理1928年到1934年參加革命的烈士名單,撰寫相關歷史史料。每找到一個名字,他都會買上香燭,鄭重地來到墓碑前告慰英烈的在天之靈。

  鍾宜龍生活簡朴,經常吃饅頭蘸醬,多年不曾添置一件新衣,不給後輩留財產。他卻拿出畢生積蓄,騰出祖屋,自費籌建紅色展館,將收集到的革命資料陳列出來。

  “我花了5萬多元修繕這間祖屋,又花了20多萬元收集這些展品,花1萬多元打印這些素材。”鍾宜龍說。

  “萬裡江河總有源。那個烽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時代過去了,但沐浴在和平陽光下的我們不能忘記英烈。守護他們,就是守住歷史,守住心靈,守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信念。”鍾宜龍堅定地說,“在剩餘的生命裡,我將把發揚傳承紅色精神當作自己唯一的使命。”

  鍾宜龍將生命的光,悄然無聲地隱於默默守望。鍾宜龍,無名英烈的“守魂人”!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