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村民用草藥為紅軍療傷(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李松達 2019-06-22 09:49:00

內容提要:1934年冬,在遭到敵軍襲擊後,一名小紅軍失散在廣東省連縣(今連州市)的竹山上。他身穿單衣短褲,光著腳板,瑟瑟發抖,正在山上挖竹筍的瑤族村民李河玉與黃紅妹將他背回家中,用草藥為他療傷。

圖為譚長標(左一)在給記者講述其母親救助小紅軍的故事。  本報記者 崔璨攝

  1934年冬,在遭到敵軍襲擊後,一名小紅軍失散在廣東省連縣(今連州市)的竹山上。他身穿單衣短褲,光著腳板,瑟瑟發抖,正在山上挖竹筍的瑤族村民李河玉與黃紅妹將他背回家中,用草藥為他療傷。

  “家裡僅有的衣褲鞋子,我媽媽拿給小紅軍穿,還用米飯粥食給他充飢。”黃紅妹的兒子、連州市瑤安民族鄉田心村村民譚長標告訴記者,他父母將小紅軍背下山安置生活,直至解放。

  紅軍長征過連縣期間,當地群眾冒著風險,以各種方式支援紅軍的故事還有很多:

  連縣境內山高路險,敵哨林立,是當地瑤族群眾帶路,幫助紅軍衝破重圍;

  紅軍在通過敵人三道封鎖線進入連縣時,供給不繼,是當地群眾以茶油、冬菇、土紙、竹木等,幫助紅軍補充給養;

  ……

  為什麼在轉戰南北的長征途中,人們總願意幫助紅軍隊伍,始終對他們念念不忘?群眾路線不是一天走出來的。以心換心,是紅軍隊伍的實際行動,讓群眾有了真切感受。

  馮達飛是連州籍紅軍將領,他在回到家鄉休整時,了解到同鄉人受到謠言誤導,就積極聯絡鄉親,發傳單、貼標語,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同時嚴明紀律,不拿百姓一針一線……這些舉動,老百姓看在眼裡,心裡自然有杆秤。連州市委黨史研究專家黃兆星說,“馮達飛密切聯系群眾,改變了大家的看法。”

  連州博物館的展板上,貼著紅軍交通員李啟財的照片。談起爺爺李啟財和紅軍,年近六旬的李志標有很多故事,“我爺爺沒什麼文化,甚至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但卻告訴我紅軍好。”

  李志標從小跟著爺爺生活,在爺爺的述說裡,紅軍形象日漸清晰:他們是捨命打土匪、保護百姓財產的救星;他們是與土匪交戰後留下了足足兩籮彈殼的勇士;他們是默默離開、謝絕報償的恩人……

  人民隊伍為人民,紅軍與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戰勝艱難險阻的堅強力量,是紅旗屹立不倒的堅固支橕。

  “敬禮!”馮達飛紀念館裡,一群少先隊員向革命先烈表達敬意。“這些有關紅軍的故事,是我的父母告訴我的,我要再講給下一代聽。”譚長標說,“要把軍民團結的傳統一代代傳下去。”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