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米袋子見證魚水情(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朱磊 劉峰 編輯:李松達 2019-08-12 08:40:58

內容提要:長征途中,糧食貴比黃金。負責照料毛澤東生活的警衛員陳昌奉,從江西蘇區出發時背了3袋米以備應急,其中一袋在貴州送給了乞討的苗族老大爺,剩下兩袋背在身上從不離身。

圖為寧夏西吉縣興隆鎮單家集紅軍長征紀念碑。本報記者 劉峰攝

  紅軍長征途中,有一些歷史細節,雖然時間久遠,卻歷久彌新,鼓舞人心。

  比如,兩只米袋子的故事。

  長征途中,糧食貴比黃金。負責照料毛澤東生活的警衛員陳昌奉,從江西蘇區出發時背了3袋米以備應急,其中一袋在貴州送給了乞討的苗族老大爺,剩下兩袋背在身上從不離身。

  1935年9月,紅一、三軍和軍委縱隊北上到達甘肅西固哈達鋪,改編為陝甘支隊。之後,部隊進駐通渭縣城。眼看著米袋子又癟了,陳昌奉琢磨著,該怎麼填補這空空如也的米袋子?

  10月5日,紅軍陝甘支隊所轄3個縱隊,由甘肅靜寧界石鋪入寧夏固原,繼續向陝北挺進,宿營於西吉縣興隆鎮單家集。臨出發時,部隊嚴令,必須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進村後,紅軍嚴格遵守群眾紀律。臨行前,戰士們把院落打掃得乾乾淨淨,如數歸還所借物品,損壞了按價賠償。紅軍列隊走出村莊時,當地群眾在路邊陳設茶水、糕餅、水果,鞠躬拱手為禮,難分難捨。

  在溝壑縱橫、蒼涼貧瘠的黃土高原,群眾靠天吃飯,物質條件極其匱乏。可紅軍來了,親人來了,老鄉們連夜煮了羊肉、蒸了饃饃。

  據西吉縣文化館館長劉成纔介紹:行軍路上,毛澤東看到陳昌奉又背著鼓鼓的兩只米袋子,便問他,“陳昌奉,你背了些什麼?”“羊腿、饅頭……全是當地群眾做的。不過我可沒犯紀律,都照價付錢了。” 陳昌奉回答。

  自10月5日進入西吉到10月9日兵出彭陽,紅軍陝甘支隊在固原歷時5天4夜。部隊嚴格執行黨的政策,贏得當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順利翻越了長征途中最後一座大山——六盤山,勝利到達陝北。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