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印跡:100年前,天津『90後』寫了一封信!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廣播 作者:郭玥 編輯:付勇鈞 2019-09-09 13:51:00

內容提要: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園內,敬業湖旁的北洋廣場上矗立著一個戴著眼鏡凝視遠方的青年人半身塑像,這就是『張太雷像』,這座塑像紀念的就是天津大學前身北洋大學的傑出校友、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張太雷。

《尋訪紅色印跡》第一篇:《100年前那個“90後”的一封家書》

天津北方網訊:每一個鮮紅的故事,都在彰顯同一種紅色的精神,每一個動人心魄的歷史節點,都有紅色靈魂挺身而出。

革命遺址遺跡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留下了寶貴文化遺產。天津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存有許多珍貴的革命遺跡,形成了全市100多處紅色旅游地。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廣播新聞中心從今天(9月9日)開始推出“尋訪紅色印跡”系列報道,讓我們一起開啟一段紅色之旅!

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園內,敬業湖旁的北洋廣場上矗立著一個戴著眼鏡凝視遠方的青年人半身塑像,這就是“張太雷像”,這座塑像紀念的就是天津大學前身北洋大學的傑出校友、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張太雷。

津大學“張太雷”塑像前是一條名為“太雷路”的校園主乾道,莘莘學子來往不息,沿著太雷像向東步行5分鍾,天津大學校史館,張太雷紀念室就坐落其中張太雷紀念室始建於1998年,2011年天津大學重建張太雷紀念室並將它搬入校史館一層。在大約60平米的空間中,總共展出了120多張珍貴的照片和一些珍貴的物品,無聲地講述著張太雷光輝而短暫的一生。

▲張太雷紀念館

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特別策劃《尋訪紅色印跡》系列主題活動,第一站,我們來帶天津大學校史館,張太雷紀念室,在這裡,我們讀到一封家書,一封100年前,一位從天津出發,投身革命的“90後”年輕人,寫給妻子的家書。

▲天津廣播新聞中心記者在張太雷紀念室采訪

張太雷(1898—1927),原名張曾讓,字泰來,投身革命後又名椿年,後改名太雷,寓意震醒癡頑,打擊強暴。1919年投身五四運動。1920年,張太雷以品學兼優的成績畢業於北洋大學,同年他在北京參加了李大釗建立和領導的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1927年12月12日,在領導廣州起義時犧牲,時年29歲。

轉變,貧窮小子願化作驚雷

張太雷,1898年出生於江蘇常州的一個沒落封建世家,初名“張曾讓”。張太雷自小家境貧寒,8歲父親早逝,全家只靠母親幫傭的微薄收入為生。1915年,天資聰慧,刻苦好學的張太雷,考入北京大學政法科預科班,由於學制長,考慮到自己的經濟條件,同年冬天,他轉入學制短的北洋大學,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大學,學習法律。

張太雷的外孫女馮海晴說,上北洋大學,原本承載著張太雷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的希望,但在1918年下半年,一個偶然的機遇改變了他的人生。

▲童年張太雷在外公懷中

1916年9月,這位北洋大學的張太雷,從預科班昇入法科法律學門乙班。他高高的個子,英俊的面龐上架著一副寬邊眼鏡。18歲的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異,熟練掌握英、俄兩門外語,愛好還十分廣泛。

入學之初,他的規劃很簡單,畢業後做律師,昇官發財。

▲張太雷

當時,北洋大學學生每年交學費15元,每月伙食費6元。為了減輕母親負擔,張太雷一邊讀書,一邊在學校法科教授、美國人福克斯創辦的《華北明星報》兼職英文翻譯和編輯,並成為俄共黨員鮑立維的助手,通過這段經歷,張太雷被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閃耀的思想光輝深深震撼。

1918年的秋天,張太雷很正式地對同學李子寬說:“做人要整個兒改,我以後不到上海當律師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只有走十月革命的路,纔能救中國。”

思想轉變的他,他自號“長鋏”,發下宏願“願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把自己的名字由“張曾讓”改為“張太雷”。

天津大學至今珍藏著張太雷的畢業證和4年的考試成績單。在校4年期間,張太雷共學習必修課十餘門,選修課兩門。

天津大學張太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文傑教授告訴記者,1921年1月,張太雷動身前往蘇俄的伊爾庫茨克,此後的革命生涯中,再未回到天津。這張畢業證書一直保存在天津大學,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張太雷畢業證書

家書,謀將來永久的幸福

大學畢業後,張太雷拋棄可以“昇官發財”的前程,義無反顧地投身革命,他常往來京津之間,為革命奔走,皮箱裡都是宣傳小冊。

▲張太雷主持教導團誓師起義

從黨史文獻資料上看,1920年,張太雷為協助李大釗建立中國共產黨做了大量工作。2月,張太雷不斷將秘密翻譯的社會主義文獻送到北京;3月,張太雷與於方舟、韓麟符、安幸生等新生社的進步青年一起加入了李大釗在北京秘密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4月,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來華推動創建中國共產黨,經鮑立維介紹分別在北京和上海會見了李大釗和陳獨秀,張太雷作為鮑立維的助手參與了各種活動;10月,22歲的張太雷參加李大釗發起的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積極開展工人運動,還與鄧中夏到長辛店組建勞動補習學校,培養了北方鐵路工人運動的第一批骨乾;11月,張太雷受李大釗指派,在天津當時稱為“特別二區”的大馬路(現河北區建國道91號)一間裁縫店樓上,創建了天津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張太雷、吳南如、諶小岑、胡維憲等七人出席成立會議,選舉張太雷任書記。

▲張太雷陪同維經斯基會見李大釗、陳獨秀

新興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迅速發展,亟須加強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聯系。1921年初,共產國際在伊爾庫茨克成立遠東書記處,遠東各國共產黨的組織不再由俄共(布)下屬組織聯絡,而改歸共產國際直接領導,要求中國的共產主義組織派一個代表前去。李大釗等商定,派已經與維經斯基有過聯系(維經斯基被任命為遠東書記處的日常工作負責人)、精通英語、年僅22歲的北洋大學畢業生張太雷前去。

在此之前,他寫信給妻子陸靜華,表達自己求學的理想,並勸導妻子也用功學習,成為一位獨立的女子,同時照顧好家裡母親和孩子細苹。這封家書寫於1921年1-2月間,當時張太雷即將遠行。

▲張太雷與夫人陸靜華

張太雷寫給妻子的信

(此信手稿殘缺開頭和結尾)

我此次離家遠游並沒有什麼,你們也不必對於我有所牽掛。我覺得現在我做事,總不能說可以長久。今天不知明天如何。這樣心境不能安定,心境不安定是如何痛苦呵!我想最好能自己獨立生活,不要人家操縱我的生活。所以我立志到外國去求一點高深學問,謀自己獨立的生活。

我先前本也有做官發財的心念,所以我想等明年去考高等文官考試;但是我現在覺悟:富貴是一種害人的東西。做了官,發了財,難保我的道德不壞。常常在官場中混,與那些不好的人在一起,嫖賭娶妾的事情或不能免。倘若是這樣了,非特我的身體、道德要壞,恐怕家裡要受莫大的苦處,你也看見多少做官的發財的人們多嫖賭娶妾。倘若我做了官,發了財,我自己也不能保不像他們一樣做壞事。惟有求得高深的學問,既可以自己獨立謀生,不要依靠他人,這樣就用不著恐懼失去飯碗,心境自然也就安定,心境安定是壽長的最要緊的事,又可以保持我清潔的身體,高尚的道德;不至於像那些做官的發財人一樣嫖賭娶妾做壞事……

你可以趁這個時期中用一點功。你一定要進學堂的,所費亦不算多。你第一要選擇你擅長的功課,學習了可以使你獨立。我想你學刺繡及圖畫一定是好的。刺繡要學那新式的刺繡,如繡花卉人物山水之類。圖畫學了是最有樂趣的,再者圖畫與刺繡是有極大關系的。因為刺繡配顏色等一定要會圖畫的人纔會配得好。我想你於這兩種課都是很擅長的,並且很歡喜的。這兩樣東西很有用處。你學好了這兩樣,你很可以自立了;那時你是一個獨立的女子了。…… 除掉學習刺繡圖畫之外,你還要學一點普通常識,尤其對於如何教育子女,是要研究的。歷史地理理科,是你應當懂一點的,國文只要多讀新的白話文,可以多看小說如《水滸》《西游記》《紅樓夢》等等。還要多看雜志與報紙,如婦女雜志,小說月報,常州局前街新群書社多有賣。同吳家大媳婦進學堂亦是很好,只不知那個學堂裡刺繡圖畫好不好?你不要把我的話忘記了,我希望我回來的時候,我學得很好,你也學得很好,那時我們多快活呵,那時我們大家互相慶祝了。我希望能如此!

我們現在離開是暫時的,是要想謀將來永遠幸福,所以你我不必以為是一件可懮的事。我們應該在這時期中大家努力做,尋我們將來永遠的幸福,這是一件何等快樂的事呵。我並沒有一點懮愁,因為我有這個目的在心中,我希望你也能有同樣的心思,一點不懮愁,只用心照我告訴你的用功去。母親是很能看得開的,你再拿我這一番話說與母親聽,她老人家一定能不牽掛我的。你必要照我告訴你的做,我在外心纔能安。我很感激你。我發誓我決不負你。你在家安心供養母親,教育細苹 ,自己照我的話用功。

我一路有信給你,到俄國後我時常有信來,不要懮愁。家裡有什麼要緊事可寫信給吳南如……

▲張太雷家書手稿

這封家書寫的很艱難,他為保守黨的秘密又不能言此行目的,需要道理通達又不能長篇大論,言辭懇切又通俗易懂,為此,張太雷躊躇不已。最終,他選擇從母親妻子最為蔑視的官員腐敗入手,講做官發財後容易腐敗墮落,不僅理想墮落,日常生活也墮落了,做官發財是一種害人的東西,與他們追求的幸福是完全相悖的,最後告知母親妻子他所追求的幸福是怎樣的一種幸福,不僅僅是家庭溫飽,而是人民將來永久的幸福,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共產主義信仰。

▲1921年在蘇聯時的張太雷

張太雷的外孫馮海龍講述了這封家書能夠被保留至今背後的故事:“實際上當時張太雷寫過很多封家書,但這封家書是唯一保存下來的。當時抗戰爆發後,日寇佔領家鄉,我的母親失學了。當年只有16歲的母親想通過敵戰區,前往上海尋找地下黨,需要一個憑證。於是,我的外祖母就把太雷的這封信交給了母親,因為害怕有危險,就把信的抬頭和結尾裁掉了,組織內的人一看就明白,別人看了是不明白的。”馮海龍介紹,她的母親帶著這封信了在上海找到了黨組織,隨後在安徽參加了新四軍,入了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這封信保留了下來,成為張太雷唯一保留了下來的家書。

馮海龍說,外祖母陸靜華是一位感人至深的偉大女性。她29歲開始守寡,為了丈夫的囑托,在戰亂的年代無論生活多麼艱苦都沒有捨棄自己的婆婆。在她的精心照顧下,1927年就已癱瘓的老人一直活到1942年,72歲時纔去世。張天雷在給妻子陸靜華的家書中認為女人不可以成為丈夫的附屬,也需要學習文化,在張太雷死後,陸靜華再艱苦也堅持將三個子女送進了學堂,兩個女兒都上了師范學校。

▲張太雷三個子女(左至右:張一陽(烈士),張西屏,張西蕾)

張太雷的三個孩子要麼盡忠,要麼盡孝。大女兒張西屏為了幫母親照顧奶奶,放棄了一直向往的參加革命工作的機會;二女兒張西蕾,也就是馮海龍的母親,1938年前往上海找到地下黨組織,去皖南參加新四軍時,年僅16歲;兒子張一陽也參加了新四軍,18歲時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真正是父子英烈,革命一家。

犧牲,真正成為震碎舊世界的驚雷

這封信寄出後,張太雷就踏上了艱險的征程。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批黨員,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派往共產國際的第一位紅色使者。在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上,通過張太雷和俞秀松的共同努力,共產國際第一次確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中國無產階級唯一合法的共產主義政黨。

▲張太雷在共產國際工作時的照片

此後7年的革命生涯,張太雷先後擔任中央候補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是大革命失敗後中央臨時政治局五人常委之一,黨的八七會議上,他再次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

▲永遠年輕的張太雷

1927年國民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中國共產黨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走上了武裝斗爭的道路。 

1927年12月11日,張太雷組織和領導廣州起義,建立了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建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

▲張太雷領導廣州起義(油畫作品)

1927年12月12日,廣州起義爆發的第二天。下午兩點多,廣州大北門方向的槍聲突然急促起來。此時,位於維新路100號的起義總指揮部駛出了一輛插著紅旗的敞篷汽車,奔槍聲而去。車上的人正是張太雷──廣州起義總指揮。車至大北寺路,前方突然出現一伙反動武裝,他們看見車上的紅旗舉槍便射。張太雷身中三彈,倒在車內犧牲。

那一年他年僅29歲。

張太雷是我黨第一個犧牲於戰斗火線的中央政治局成員,臨終,他向戰友們囑托:要和敵人戰斗到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從1898年6月17日至1927年12月12日,張太雷生命如此短暫,但實現了他“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的誓言。“謀將來永久的幸福”,是這個100年前的“90後”寫在家書中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矢志不渝的革命初心!

讀了張太雷的家書,您有著怎樣的感受?深入感受印刻在紅色印跡裡的初心、故事與使命,您有什麼話想說呢?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我們每天將集納和展示大家的精彩留言。(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