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跡 | 珍貴!天津有一張周總理的結婚照,時髦!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廣播 作者:孫穎 編輯:付勇鈞 2019-09-11 15:53:39

內容提要:每一個鮮紅的故事,都在彰顯同一種紅色的精神,每一個動人心魄的歷史節點,都有紅色靈魂挺身而出。天津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存有許多珍貴的革命遺跡,形成了全市100多處紅色旅游地。

天津北方網訊:每一個鮮紅的故事,都在彰顯同一種紅色的精神,每一個動人心魄的歷史節點,都有紅色靈魂挺身而出。天津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存有許多珍貴的革命遺跡,形成了全市100多處紅色旅游地。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天津廣播與津雲新媒體、天津教育報從9月9日開始推出“尋訪紅色印跡”系列報道,並聯合市級機關工委、市文旅局、市教委、市社科聯等單位推出“我心中的紅色印跡”融媒體互動活動。

讓我們一起開啟一段紅色之旅!

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戀人,拍攝一張如膠似漆的結婚照,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而在位於天津水上公園旁的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內,就珍藏這樣一幅100年前新婚夫妻的時髦結婚照:拍攝於1925年8月8號的周恩來鄧穎超結婚照。照片上,鄧穎超依偎在周恩來懷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樣的照片,在100年前可以說相當新潮和時髦。

結婚照片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特別策劃《尋訪紅色印記》,第三站走進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為您講述這張100年前時髦結婚照。

周恩來和鄧穎超相識於1919年。1925年8月8日,周恩來與鄧穎超在廣州舉行了婚禮。從此,兩人攜手走過了整整半個世紀,成為近現代史上最讓人敬重的一對夫婦。

時髦的結婚照

周恩來、鄧穎超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天津度過的,他們在天津相識、相知、相愛並共同走上革命道路。兩位偉人始終把天津作為第二故鄉,生命盡頭又將骨灰撒入海河。

1998年2月28日,在周恩來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前夕,位於天津水上公園風景區的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隆重開館。2008年5月,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被國家文物局命名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內,拍攝於1925年8月8號的周恩來鄧穎超結婚照,總會讓前來參觀的人們駐足觀看。照片上,鄧穎超依偎在周恩來懷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今年82歲的周秉德每次來到周鄧紀念館,也總會在這幅照片前停留,感受伯父伯母當年的那份幸福:“我七媽跟我說,‘我們結婚的時候是20年代,男女授受不親,走到路上都是男人在前面走,女人在後面跟著,連拉手都不行,我們這照片就是革命啊,那時候哪有這樣的照片。’”

▲周恩來總理的侄女:周秉德

周秉德是周恩來總理的侄女,她自12歲住進中南海西花廳,在周恩來鄧穎超身邊生活了十多年。因為伯父周恩來在家族裡排行第七,周秉德就叫伯母鄧穎超七媽。“我覺得現在這個照片看起來都是很新穎的、很時髦的。”談起伯父伯母的愛情,周秉德說:“他們確實不是一見鍾情,但他們詮釋了真正的愛情,他們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就是熱愛國家,熱愛人民。”

▲天津廣播記者孫穎采訪周秉德視頻

相識

鄧穎超和周恩來,並非是一見鍾情,他們相知相識於100多年前的天津。

1913年,15歲的周恩來隨伯父工作調動,從東北來到天津,考入南開學校。初到南開,周恩來是個一說話就臉紅的羞澀小伙子。

▲1914年,就讀於天津南開學校的周恩來

在學校活躍的氛圍中,周恩來加入了話劇團,因為男生校沒有女生,相貌英俊的周恩來就在話劇中男扮女裝飾演女主角。有趣的是,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的鄧穎超,因為直率開朗、外向活躍,在話劇義演中,穿上長袍馬褂、戴一頂禮帽,扮演起了男新聞記者。

周鄧紀念館工作人員李琳介紹,周恩來和鄧穎超對於當時的新劇,就是現在的話劇,都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南開學習期間,周恩來不僅創辦了“敬業樂群會”等社團,還成為《校風》周刊的領導者和供稿人。

1917年6月,周恩來以文科考試第一名的畢業成績,結束在南開學校四年的課程。之後,他像同時代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到日本學習。

鄧穎超當時也連跳兩級,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在這裡,接受了全新的教育,15歲時就成為天津學生運動的骨乾力量,參與發起成立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組織演講隊,宣傳愛國思想。

1919年4月,21歲的周恩來從日本回到了天津,不久五四運動爆發,周恩來以其在天津學界的影響,成為天津學生聯合會的組織者之一,並擔任了《天津學生聯合會報》的主編。

《天津學生聯合會報》以“敢言”聞名,被譽為“全國的學生會報冠”。周恩來的纔乾使得這份報紙很快就創造了日發行量超過2萬份的銷量,還遠銷北京、上海等地。

▲周恩來在天津

而在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讀書,年僅15歲的鄧穎超,則成為“女界愛國同志會”的講演隊長,在演講、組織等方面展現纔乾。鄧穎超後來在文章中形容當時兩人“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那時,天津的男女學生組織實際是分開的,周恩來與鄧穎超並沒有深入接觸。

直到1919年9月16號,在周恩來主持下,天津學生聯合會和女界愛國同志會骨乾共20人在河北區三戒裡4號成立了覺悟社,打破男女界限,建立統一的組織,加強斗爭力量,21歲的周恩來和15歲的鄧穎超在這裡相識了。

▲1919年9月16日,鄧穎超參與創建的天津進步青年團體覺悟社成立,前排右三為鄧穎超、前排右四為張若名、後排右一為周恩來

在覺悟社,周恩來對有著一雙炯炯有神大眼睛、極具演講纔能的鄧穎超印象深刻。盡管他們經常探討溝通問題,但此時愛情之花並沒有在兩人之間綻放,因為抱有滿腔愛國熱情的覺悟社成員已經約定,男女社員之間不談戀愛。嚴於律己的周恩來成了堅定的獨身主義者,鄧穎超更是對婚姻有著悲觀的理解,因為那時女人一旦結婚,一生就此蹉跎。可以說,當時這群立志救亡圖存的年輕人,某種程度上將愛情與革命對立起來。當時,他們熱烈地討論著各種主義,但都沒有一定信仰,他們熱情地探索著各種道路,但也都沒有明確的方向。

多年以後,周恩來想起初見場景,告訴自己的妻子:“還記得當年在天津開大會嗎,你第一個登臺發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兩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周恩來欣賞鄧穎超談起革命運動時的神采飛揚,在他眼裡,那是一個女子最美的模樣。

▲就讀於直隸天津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的鄧穎超

相戀

為了探尋真知,1920年底,周恩來作為197名赴法勤工儉學的留學生中的一員從上海出發,乘坐“波爾多斯”號郵船前往歐洲巴黎,鄧穎超則留在國內負責覺悟社及與周恩來的聯絡工作。

臨行前,鄧穎超給周恩來織了一件毛衣,領子內側繡了一行雋秀的小字:給你溫暖——小超。

赴法留學,對於周恩來此後的人生道路至關重要,因為在此期間,他明確了兩件事:一是人生信仰,二是終身伴侶。1921年周恩來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他和趙世炎等組織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也就是後來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周恩來擔任了支部書記,成為中共旅歐支部的領導人。

人生信仰明確了,終身伴侶的擇偶標准也日漸清晰。此時,從法國巴黎到渤海之濱的天津,周恩來鄧穎超始終保持書信往來,確立共同的革命的理想,但他們之間仍是革命同志關系。

鄧穎超生前曾說過,當年她知道周恩來在法國有一個漂亮的女朋友,因此對於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多想。這個漂亮的女朋友就是在覺悟社代號為36,化名“衫陸”的張若名。張若名比周恩來小2歲,一起投身五四運動並共同前往巴黎勤工儉學。

周恩來為什麼沒有選擇張若名,而是將鄧穎超作為自己的人生伴侶?周秉德回憶說:“周恩來和張若名是天津學生運動的男生領袖和女生領袖,他們到了歐洲也一同加入了少年共產黨,一塊兒學習法語。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張若名的思想發生了變化,更加追求學術。伯伯說,‘我要找的終身伴侶,別的都不重要,就是要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要經得住革命的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所以我就找了你七媽,我就給你七媽寫信了。’”

1923年,鄧穎超突然收到周恩來從法國寄來的一張印有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畫像的明信片。

周秉德說,這其實是一封求愛信:“這個明信片是一個很著名的油畫,油畫上是兩個即將上絞刑架的革命者。伯伯在明信片背面寫了一句話:願我們兩個人將來像他們兩個人那樣一同上斷頭臺”

鄧穎超非常明確地答復了周恩來:“我們思想相通,心心相印,願相依相伴,共同為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終生!

▲周恩來寄給鄧穎超的明信片

周恩來和鄧穎超的愛情就這樣開始了,是一種有著共同理想的,真正的愛情。

結婚

1924年1月,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周恩來奉命回國負責兩黨之間的統戰工作。當年秋天,周恩來從歐洲歸來,但他並沒有到天津去看望分別了4年之久的戀人,而是直接前往廣州,著手廣東區委和黃埔軍校的工作。

在此期間,周恩來鄧穎超的感情日漸深厚,鄧穎超同意了周恩來的求婚,遠赴廣州拍攝了這張時髦的結婚照。

周鄧紀念館工作人員李琳介紹,鄧穎超1924年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年3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當年夏天,鄧穎超被調到廣州工作,在廣東區委擔任婦女工作部部長。為了革命工作也是為了結婚,鄧穎超乘船於1925年8月7號抵達廣州,但那天周恩來正忙著指揮省港大罷工,把接新娘的任務交給了秘書,秘書拿著照片在碼頭沒有認出鄧穎超,回去以後發現鄧穎超已經按照地址,自己找到了地方。轉天,也就是1925年8月8號,他們邀請朋友在廣州廣衛路太平餐館裡吃了頓飯,就算把婚結了。當天拍攝了在當時看起來非常新潮時髦的那張結婚照。

如今,這張黑白照片就陳列在周鄧紀念館的西花廳陳列區當中。雖然已經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但依舊難以掩蓋這對新人當時的甜蜜與幸福。

相守

事實上,在51年的婚姻生活中,由於各有各的工作,周恩來與鄧穎超經常處於分離狀態。歷經無數磨難與誘惑,他們對彼此卻更加眷戀與忠誠,聚時匆匆,別時悠悠,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大部分時間仍然是屬於國家和人民的。

他們時長通過書信來維持對彼此的思念與愛戀,周恩來與鄧穎超寫於上世紀的“情書”,現在讀來依然淚流滿面。

1942年7月3日 周恩來致鄧穎超↓↓

1944年11月12日 鄧穎超致周恩來↓↓

1944年12月1日 鄧穎超致周恩來↓↓

1951年3月31日  周恩來致鄧穎超↓↓

長久革命生涯的分離讓他們的愛意更深,婚後茶米油鹽的陪伴也被他們過的溫馨而有趣,就算臨終時,周恩來還是對妻子呢喃說“我肚子裡還裝著很多話沒有說”。

1976年1月8日9點57分,總理走了,病房裡原本隱忍的哭聲頓時成了一片號啕,鄧穎超哆嗦著雙手摸著周恩來的面頰,輕輕地吻了一下他的額頭,無限哀傷地哭著:“恩來,你走了……”

1988年4月,84歲高齡的鄧穎超在中南海西花廳海棠盛開之際,鄧穎超睹花思人,寫了一篇散文,題為《從西花廳海棠花憶起》,懷念逝去12年的周恩來。她寫道: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走了十二年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你不是喜歡海棠花嗎?解放初期,你偶然看 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你住了二十六年了,我比你住得還長,現在已經是三十八年了。

從拍攝這張新潮又時髦的結婚照時起,周恩來、鄧穎超就成為生死不渝的革命伴侶,他們共同經歷了白色恐怖下的喪子之痛;一起走過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征路……不論經歷怎樣的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他們的感情始終不變,相親相愛、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攜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奮斗了整整半個多世紀。

天津是周恩來鄧穎超始終眷顧的第二故鄉,如今,記錄和展現周恩來鄧穎超光輝一生和伉儷深情的珍貴展品就陳列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當中,這裡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兩位政治家、一對夫妻並建一處的紀念館。

讀了周恩來與鄧穎超的故事,您有著怎樣的感受?深入感受印刻在紅色印跡裡的初心、故事與使命,您有什麼話想說呢?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我們每天將集納和展示大家的精彩留言。(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