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斗者?八步沙『六老漢』:讓綠色夢想代代傳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網 作者: 編輯:張麒麟 2019-10-26 19:43:30

內容提要:今天(26日)的最美奮斗者要為您介紹的是,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群體的先進事跡。八步沙林場『六老漢』,用幾十年的時光,幾代人的艱辛,把荒漠變成了綠地,創造出人工生態修復的奇跡。


今天(26日)的最美奮斗者要為您介紹的是,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群體的先進事跡。八步沙林場“六老漢”,用幾十年的時光,幾代人的艱辛,把荒漠變成了綠地,創造出人工生態修復的奇跡。

甘肅省古浪縣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之一,境內沙漠化土地面積達到239.8萬畝,風沙線長達132公裡,八步沙位於古浪縣東北部,騰格裡沙漠南緣。過去這裡狂風肆虐,黃沙蔓延。當地村民有個形象的說法,“一夜北風沙騎牆,早上起來驢上房”。 

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 羅元奎(生前采訪):這個沙子往前移動,一年反正是往西南方向移動四五米,1000畝土地500畝都被黃沙埋掉了,不成了。 

1981年,在政府倡導下,年過半百的土門鎮村民石滿、郭朝明、賀發林、羅元奎、程海、張潤源等六人,以聯戶承包的方式組建集體林場,進駐沙漠。一頭毛驢、一輛架子車、一個大水桶、幾把鐵?,六老漢開始了治沙造林。為了看護好他們辛辛苦苦種下的林子,六老漢吃住就在八步沙。

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 張潤源:那時相當困難,天天能吃一頓面條、一頓飯就好了。巡沙的時候,用壺燒點開水,饅頭一啃,還有吃點炒面粉,就是這樣堅持下來的。

就這樣,八步沙一天天變綠,但六老漢中有四位相繼離世,在世的兩位也年事已高。老漢們把治理八步沙的重任傳給了自己的後人。他們的兒子接過了父輩的鐵鍬,成為了第二代治沙人。1983年,31歲的郭萬剛原本在土門鎮供銷社上班,父親郭朝明生病後,就讓他辭了工作到八步沙來種樹。 

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八步沙林場場長 郭萬剛:一開始我不願意,老人也氣哼哼的,不高興,當時就拗不過老人纔來的。就堅持了這麼幾年,堅持了五六年以後,望著年年樹木已經長大了,就捨不得走了。 

於是,郭萬剛在八步沙一乾就是36年,如今他已成為了八步沙林場場長。 

2003年,7.5萬畝的八步沙根治完成後,郭萬剛他們又主動請纓,向騰格裡沙漠風沙危害最為嚴重的黑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風沙口進發,完成治沙造林6.4萬畝,封沙育林11.4萬畝。2015年,他們又承包了麻黃塘治理任務,管護面積15.7萬畝。 

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八步沙林場場長 郭萬剛:現在,我們和內蒙古肉蓯蓉科技單位聯合治沙,聯合梭梭嫁接肉蓯蓉,一次性從苗子到播種,一次性承包到位。既把沙治住了,沙漠還有了效益了。 

現在,八步沙林場的第三代人也加入了這場改善家鄉生態環境的隊伍中。

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 郭璽:一個它沙漠裡能產生效益了,有了肉蓯蓉。再一個沙也固住了,它風吹不走了。再一個就是到五、六月份開花,特別好看、特別漂亮。 

“人進沙退”,活躍的八步沙不僅被廣布的密林牢牢“控制”,林區周邊也成為安居樂業之所。近年來,陸續有3萬多人從貧瘠的大山裡搬遷至此。肥沃的農田、日光溫室、禽類養殖等。這些來自沙漠的饋贈正在讓八步沙的人們分享綠色帶來的紅利。

古浪縣西靖鎮興民新村村民 謝翠榮:我去年種梭梭的時候,我乾了一月多,掙了2000多元。 

古浪縣西靖鎮興民新村黨支部書記 張開龍:為了解決一大部分人的生活問題,和八步沙林場搞的梭梭嫁接肉蓯蓉這個項目。梭梭嫁接肉蓯蓉,只要我們種好的話,這個是一直能種的東西,老百姓就能吃上這個飯。

2016年,八步沙林場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走出了“以農促林、以副養林、農林並舉、科學發展”的新路子,引領八步沙林場從單純的防風治沙造林,向著發展沙生產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向發展。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變成了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