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負責人現場解答教育熱點問題:抓好民心工程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雷風雨 編輯:劉穎 2019-12-04 11:34:00

內容提要:市教委主任荊洪陽走進海河傳媒中心津雲中央廚房直播間,向群眾匯報2019年天津教育方面工作,與現場的市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市社科聯專家和媒體記者對話交流,回應現場提問,聽取現場點評。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市教委主任荊洪陽走進海河傳媒中心津雲中央廚房直播間,向群眾匯報2019年天津教育方面工作,與現場的市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市社科聯專家和媒體記者對話交流,回應現場提問,聽取現場點評。

  熱點1

  新增6萬學位緩解“入園難”

  今年,“大力發展學前教育”被納入本市20項民心工程。年初,市教委立下“軍令狀”:全市要新增幼兒園學位4萬個。截至10月底,全市已經新增6萬個學位,在園幼兒增加近4萬名。盡管如此,節目現場聽眾、網友依然反映幼兒園“報名秒殺不亞於‘雙11’搶購”,家長們依舊感覺“入園難”。

  對此,荊洪陽介紹說,本市已連續11年將學前教育納入民心工程,新建改擴建提昇改造1000餘所幼兒園,新增了10萬多個學位,特別是今明兩年,全市將補齊10.8萬個學位,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入園難”。“實事求是地講,隨著兩年學前教育資源建設任務的完成,我市學前教育學位緊張問題將得到根本緩解,但有的家長還是感覺‘入園難’,這反映了家長希望孩子上公辦幼兒園、上優質幼兒園、上‘熱門幼兒園’的強烈意願。”荊洪陽說,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是每位家長的期盼,也是市教委職責所在。

  學前教育發展,本市堅持政府主導,公辦民辦並舉的方向。目前,全市公辦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基本各佔50%。適齡兒童可以選擇不同的公辦園,也可以選擇民辦園,特別是普惠性民辦園。“市教委下大力量支持和規范民辦園發展,在滿足學位需求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形式增加優質資源供給。各區通過建立辦園聯盟、集團化辦園、設立分園、教師交流、園長輪崗等多種方式,提高各級各類幼兒園的質量。同時,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招生方式,更加便民利民。”荊洪陽說。

  熱點2

  持續治理整改違規幼小銜接

  “幼兒園和小學如何銜接”是眾多家長和網友關注的問題。盡管本市已下大力量對全市2042所幼兒園、953所小學、2080所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治理並持續開展整改,但幼教“小學化”問題依然存在。

  “針對幼小銜接,我們開展了多方面工作,比如制定指導意見科學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平穩過渡;實施入學適應教育,堅持‘零起點’教學等。”荊洪陽表示,今年市教委實施多項舉措,比如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的方式深入幼兒園,通過現場問詢、實地走訪等,對幼兒園規范辦園、“小學化”專項治理等工作進行重點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責令立整立改。同時,編制科學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指導手冊及手冊“家庭篇”,分別對幼兒園、小學和家長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此外,小學一年級新生實施入學適應教育,並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月等活動。

  熱點3

  多措並舉確保校園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無小事。荊洪陽表示,目前本市采取校外配餐的中小學共有384所,針對肉蛋等食材漲價的客觀事實,市教委實施了三項舉措,包括:督促各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積極籌措資金,給予采用配餐的學生一定補貼;按照本市《中小學學生餐營養指南》地方標准,依據等值食物交換原則,使用豬肉替代品實現能量和營養素供給量達標;在征求大部分學生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適當上調配餐價格。

  對於中小學食品安全,市教委高度重視,今年重點采取了多項舉措。“我們出臺了《天津市中小學校食堂管理辦法》,鼓勵引導校內辦食堂,不斷提高原材料在供餐成本支出中的佔比。配合市場監管等部門,不斷加強對配餐企業的日常管理,確保食品安全。對教育系統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加強業務培訓和安全督導檢查,進一步提昇從業人員素質水平。出臺全市《中小學學生餐營養指南》地方標准,包含6歲至17歲中小學學生餐膳食營養原則、營養標准、等值食物交換、量化食譜、預防學生常見營養缺乏病膳食指導和其他膳食指導等內容。繼續推行智慧化管理模式,發揮中央廚房統一采購、統一檢測、統一加工、統一運輸的優勢。”荊洪陽說。(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