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和總書記說說心裡話|我們老區灘區,日子更有奔頭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大眾日報 作者:杜輝昇 紀偉等 編輯:靳永鋒 2020-01-24 13:57:42

內容提要: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支持,形成促進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

開通了高鐵,新建了學校,搬進了新家

我們老區灘區,日子更有奔頭了

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支持,形成促進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

抓扶貧開發,要緊緊扭住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任務、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這個基本保障、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這個治本之策,突出重點,上下聯動,綜合施策。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在山東考察時說

編者按: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習近平總書記每次視察山東,都要走進普通人家,看望困難群眾,走進社區企業,傾聽民聲民意。對老百姓衣食冷暖,鄉村振興、企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於心,彰顯了人民領袖深厚的為民情懷,詮釋著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使命。

“一枝一葉總關情。”春節到了,總書記走過的地方,發生了哪些變化?總書記牽掛的群眾,日子過得怎麼樣?總書記囑托的事情,辦得怎麼樣了?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沂蒙老區、黃河灘區、社區企業,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線,聽聽普通群眾的心聲,讓群眾和總書記說說心裡話。

莒南縣厲家寨

“通了高鐵,啥都快了”

臨沂市莒南縣厲家寨,全國聞名。如今魯南高鐵開通,老區人民生活節奏加快了,心氣也格外足。用75歲的護林員厲月欽的話說就是,“通了高鐵,什麼都快。”

快到什麼程度?厲月欽告訴記者,他當年去外地學種大櫻桃,先要步行到縣城,纔能坐上長途汽車,去青島要輾轉一整天。今天有個在青島工作的侄子回來告訴他,坐高鐵1個多小時就到了。

不斷加快的還有村裡種櫻桃的時間。“早先引回來的櫻桃苗子得侍候好幾年纔掛果,現在村裡培育的新品種當年栽到地裡,當年就能結果。”厲月欽告訴記者,這多虧了村裡成立的合作社。

建國初期,厲家寨人整山治水,靠著小麥、地瓜和花生這個“老三篇”吃飽了飯。上世紀90年代,厲月欽擔任厲家寨村黨支部書記。那幾年,厲月欽瞅准了厲家寨良好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帶著村裡的黨員去外地學習大櫻桃種植技術。1995年時,厲家寨人種出的櫻桃可以賣到5元錢一斤,讓種慣了莊稼地的當地人大開眼界。

在厲家寨村西側的林果園裡,矗立著一座厲家寨櫻桃研究院,這裡的負責人是厲家寨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滕厚玉。就在厲家寨櫻桃發展遇到重重困難的時候,滕厚玉決定成立合作社,共同探討櫻桃管理技術,抱團取暖。

引種、育苗、推廣……隨著櫻桃管理技術的提高,厲家寨的櫻桃園畝產達到了2000多斤,市場價格賣到了每斤20多元,社員的收入也翻了一番。

後來,厲家寨櫻桃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周邊18個村連成2.6萬畝櫻桃片區。這裡出產的櫻桃被列入了全國“名特優品”農產品目錄,厲家寨也被稱為“中國櫻桃第一村”,年產量達到2000萬公斤,產值2.4億元。

1月21日,記者來到厲家寨櫻桃研究院,展廳裡掛滿了科研院所專家的照片。滕厚玉告訴記者,與厲家寨櫻桃研究院建立合作關系的業內專家有十幾位,以前因為交通不便,每一兩個月纔有專家前來交流、授課。高鐵開通後,厲家寨將與各大科研院所建立更加密切的聯系,將“中國櫻桃第一村”打造成“中國櫻桃科技第一村”。

櫻桃采摘也帶火了鄉村旅游。以往厲家寨的游客只能覆蓋臨沂及周邊地市,現在有不少外省游客前來。厲月欽感慨地說:“厲家寨人的‘老三篇’昇級換代了,高速鐵路開闢了厲家寨人櫻桃、旅游、農技這個‘新三篇’,厲家寨的鄉村振興之路一定可以走得更遠。”

沂南縣蘇村鎮陳家莊

“這個冬天,孩子手上沒凍瘡了”

“今年冬天,孩子們的手上終於沒有凍瘡了。我早上在學校門口接學生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家長讓孩子把外套和手套脫掉再進教室,因為教室裡暖和。”1月21日,沂南縣蘇村鎮陳家莊小學已經放寒假,正在校園裡值班的數學老師賀軍梅告訴記者。

往年,對陳家莊小學的師生來說,冬夏最難忍受。尤其是冬天的取暖工程,要耗費幾個老師大半天的心力。“以前學校自己用土暖氣燒熱水取暖,為了防止周末放假時冰水凍裂水管,逢周五要排空暖氣管道,逢周一再重新加水。”賀軍梅告訴記者,學校裡有四個大水桶,周一早上7點開始,老師們就開始提水往暖氣管道裡灌,一共需要22桶。由於管道口有近兩米高,而管道直徑僅有5厘米,這些水往往需要一個多小時纔能全部灌入管道裡。再加上燒鍋爐加熱暖氣片的時間,一直到太陽老高,管道裡的水纔能熱起來。

可即便是這樣忙活,冬天的教室裡,也隨處可見“全副武裝”的師生共同御寒。學生頂著棉帽、裹上大衣、戴好手套,老師在講臺上不敢脫下棉衣。一個冬天下來,學生手上生出凍瘡成了尋常事。

去年9月,由政府出資建設的新校捨投入使用,在新校捨建設期間,500名調整到周邊小學借讀的學生全部回到這裡上課。原本因為校捨不足而出現的大班額問題也得到了改善,每班由70名學生調整為30名左右,11個班級裡全部安裝了空調。

今年冬天,師生溫暖過冬,孩子手上的凍瘡終於不見蹤影。1月21日,陳家莊小學語文老師王桂泉走上講臺,沿黑板中縫向兩側推開,露出了黑板後的電子屏幕。“以往的語文課只靠一根粉筆一張嘴,現在講古詩時,我更喜歡結合視頻與圖片,讓學生了解詩詞背後的故事。”王桂泉說。

當天,在陳家莊小學的活動課教室裡,擺放著用紙杯制作的機器人和用紙箱制作的坦克。陳家莊小學6年級學生高義琳與兩名同學向記者展示她們制作的手工作品。“搬到新校園,我們有了電腦課、手工課,現在每周都盼著來學校上學。”高義琳說。

陳家莊小學校長王冠林告訴記者,這座新建的教學樓有四層,相比於500名學生、11個班級的教學規模來說,空間充足,所以學校為學生們設置了一批功能教室,豐富教學內容。“總書記關懷和國家政策幫我們提昇了硬件水平,老師們也正在全力提昇學校的教學質量。新校捨、新學年、新氣象,我們信心滿滿。”王冠林說。

鄄城縣董口鎮黃河社區

“搬遷了更要加油乾”

“我們魚骨村村民,從黃河灘區搬進黃河社區。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這變化,是黨的好政策帶來的。”1月22日,在菏澤市鄄城縣董口鎮黃河社區,43歲的馮再國動情地說。

馮再國的新房子110平方米,牆壁裝修典雅,空調均勻地吹著熱風。往窗外望去,社區小廣場的風景盡收眼底。馮再國說:“以前在魚骨村的房子四處漏風,冬天屋裡屋外一樣冷,不安全,交通也不方便。”

魚骨村,地處黃河灘區,臨河南省地界,與同為一個行政村的其他3個村隔河相望。多年前,村民乘船過河,還發生過翻船淹死人的事。後來,往來村和鎮駐地僅靠一座浮橋。浮橋汛期不通,原本直線距離四五公裡的路程,繞道東明黃河大橋,要走87公裡;繞道走高速,要走110公裡。去年,浮橋拆了8次。

馮再國舉例說:“村裡的孩子都在鎮駐地上學,有一次放假,浮橋拆了,鎮政府包了2輛公交車,繞道高速把孩子送到村裡。不巧趕上高速堵車,下午4點出發,到村裡已經晚上9點了。”

現在好了,村民搬進黃河社區,出門就是學校。社區離集市僅有200米,離醫院也就200米,社區裡還有致富車間,300多人就地就業。”

住進新社區,馮再國的精氣神足了。去年,他流轉240畝土地種地瓜,加工生產了兩萬斤粉條,在春節前就都賣完了。“今年,我要再流轉500畝地種地瓜,把地瓜粉條加工生意做大,拉長產業鏈條。我還想開專賣店,打出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鄉親們富起來。”

春節到了,社區裡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氣氛。村民馮再峰一家在院子裡用大鐵鍋煮肉,大塊的豬肉煮熟了,再抹上一層蜜,經過油炸,四處飄香。

魚骨村村民過河搬進黃河社區,是黃河灘區遷建的一個縮影。我省提出,加快黃河灘區遷建進度,在確保質量安全前提下,能快則快,早日圓60萬灘區群眾“安居夢”。在灘區生活了40多年的馮再國聽了,別提多高興了。“我們一定聽黨的話,按照總書記說的,擼起袖子加油乾,用勤勞的雙手,早日把黃河灘變成花果灘、幸福灘。”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