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會治理創新發展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王東 張智宇 編輯:劉穎 2020-02-03 10:13:43

內容提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深入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乾重大問題,為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擘畫了戰略藍圖、指引了前進方向。

  天津北方網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深入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乾重大問題,為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擘畫了戰略藍圖、指引了前進方向。

  這次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明確指出,“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善於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牢牢把握新時期社會治理的規律特點,以維護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為首要任務,以平安中國建設為主線,以法治中國建設為保障,以基層基礎建設為重點,積極探索符合國情實際、體現時代特征、順應群眾需求的社會治理新路子,為改革發展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有力保障。

  當然,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變革、深入發展的時代,社會治理工作的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拓展、要求不斷提高,面臨的風險挑戰和責任壓力可謂前所未有。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社會治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適應、不匹配、不到位的問題,一些領域的短板仍需加速彌補。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及時化解管控,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甚至轉化為社會風險、政治風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時期同樣也是社會治理的關鍵期。可以預見,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進入新常態、社會進入轉型期,社會治理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新風險勢必不斷出現、交織疊加,保安全、護穩定、促和諧的任務將更加艱巨,社會治理的成效如何將直接決定著我國能否實現長治久安的戰略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與時俱進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牢固樹立

  “三大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對社會運行規律和治理規律的認識,善於運用先進的理念、科學的態度、專業的方法、精細的標准提昇社會治理效能。”理念催生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創新社會治理,需要有創新的理念思路來引領支橕。一方面,要圍繞常態化、制度化的要求,認真總結,轉化運用好近年來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通過上昇到制度機制、完善法律法規等方法,把現有的方針政策和舉措措施進一步深化實化細化,推動工作提質昇級;另一方面,要主動適應新時代的新變化新要求,深刻把握社會治理階段性特征,深化對社會治理規律的認識,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以新機制激發新動力、以新手段應對新情況,推動社會治理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一是樹立聯動融合的理念。聯動融合既是社會治理的內在要求,也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有力舉措。當前,各類矛盾問題的跨界性、關聯性明顯增強,一個小問題後面可能涉及多個部門、牽扯多方利益,如果形不成合力就難以解決到位。社會治理必須形成“大合唱”。要更加注重力量統籌、資源共享,更加注重地區協作、條塊互補,打破條塊分割、部門束縛,把各種資源、各方力量、不同手段統籌起來推進綜合治理,不斷增強社會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二是樹立開放共治的理念。社會治理具有公共性,屬於共治之場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要義是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參與權是人民群眾的一項重要權利。尤其在當下,人們對實現法治、公平、正義和個人價值的願望日益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是主導者,但絕非唯一主體。黨和政府要積極為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創造條件,牢固樹立起開放共治的理念,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把政府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交給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去做,激發社會自治、自主、能動的力量,促進政府、市場、社會分工負責、優勢互補,實現良性互動,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三是樹立法治德治的理念。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既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構建引導行為預期、管理過程公開、責任界定明晰的社會治理體系,也要堅持以道德支橕法治、以法治承載道德,使法治和德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為推進社會治理提供更多“柔性支橕”。

  著力構建

  “四大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然要高度重視法治問題。”我國綜治工作的實踐也充分證明,當法治成為全社會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模式時,很多難題就會迎刃而解。要進一步強化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斷深化各領域、各環節法治建設工作,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到社會治理的全過程,努力在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權威、優化法治環境、提高法治能力,不斷推進社會治理的法治化進程。

  一是健全完善規則體系。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完善社會治理的規則體系,可以不斷擴展社會治理的法治元素,使得社會治理的政治化、行政化的組織調控趨向制度化和規范化。一定要有規劃、有重點、有步驟、點面結合地推進社會治理領域的立法工作,著力突出維護穩定、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生態保護等重點領域,加強實施性、自主性和創制性立法,提高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實效,為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發展提供更多“良法”保障。

  二是健全完善執法體系。“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務。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既是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要堅持以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為方向,進一步明晰行政管理的職責邊界,完善行政決策機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探索建立社會治理綜合執法機構,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環境、提供優質服務轉變。

  三是健全完善司法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方面突出和強化了司法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司法治理具有規范化、程序化、透明化的優勢,則更利於實現效率和公正。如若不斷推動司法回應社會的效能,進一步實現司法的社會治理,就必須鍥而不捨地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進一步健全落實司法責任制,持續開展執法司法規范化建設,完善法律服務體系,切實提昇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四是健全完善守法體系。推進全民守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深化法治中國建設的內在動力,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支橕。促進社會治理良性循環,維護好人與人之間和諧的人際關系,持續營造出全民守法的濃厚氛圍就顯得至關重要。要加快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進程,建立健全領導乾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的制度機制,持續加強對社會各個階層的普法宣傳,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

  建立健全

  “五大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發展是硬道理,穩定也是硬道理,抓發展、抓穩定兩手都要硬。”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沒有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切改革發展都無從談起,再好的規劃和方案都難以實現,已經取得的成果最終也會失去。維護好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必須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上持續用勁使力,切實用完善有效的制度機制為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社會治理工作機制。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當前,我國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懮患,越是要維護好來之不易的和諧穩定局面。要始終牢固樹立總體安全觀,深入開展反恐怖、反分裂、反滲透斗爭,嚴密防范“顏色革命”,依法嚴厲打擊各種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

  二是建立健全情報信息工作機制。情報信息工作是做好穩定工作的重要要件。加強社會治理領域情報信息工作,是一項推動社會治理工作發展、增強社會治理工作預見性和主動性至關重要的手段和措施。社會治理工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搜集信息、研判信息、運用信息和反饋信息的過程。實踐證明,誰在社會治理中情報信息掌握得快、掌握得准,誰就掌握了社會治理工作的主動權。要堅持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發揮好“全警網”“特情網”“全民網”三張網和專門機關、基層組織、人民群眾“三條線”作用,建立健全情報信息綜合分析研判和跨區域、跨部門共享機制,推動風險防控由被動響應向主動預防轉變。

  三是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是保障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是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的有力抓手,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最基礎、最源頭、最根本的工作之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群眾利益表達、利益協調、利益保障機制,充分運用好實踐好“楓橋經驗”,健全完善“三調聯動”大調解體系,使群眾問題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權益有保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安定和諧。

  四是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機制。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集打擊、防范、管理、控制功能於一體,是對社會各層面治安實施科學、高效、有序管理的系統和機制。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維護公共安全的骨乾工程,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托。要按照一體化運作、專業化建設、信息化支橕、常態化維護的要求,健全完善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聚焦影響群眾安全的突出問題持續開展專項治理,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五是建立健全科技手段運用機制。現代科技手段給社會治理工作帶來了無限可能和廣闊空間。在社會治理領域,只有充分運用好科技手段,纔能佔得先機、掌握主動、贏得優勢。要站在時代潮頭,把現代科技運用作為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大戰略、大引擎,主動擁抱現代科技,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打造更多“撒手?”,創新“人力+科技”“傳統+現代”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加速實現社會治理工作與科技手段應用深度融合,推動社會治理工作跨越式發展。

  (作者單位: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社會科學院基地)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